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透过窗口看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120急救站的医护人员,更是深入社区、家庭、工作地、事发现场,直击急救一线!
有些事,医生也无能为力
刚刚接了位老爷子,75岁,急诊检查后脑室出血,家属字里句里透露出不想治疗的想法。看看老爷子,蛮心疼的,老天保佑老爷子能度过此劫!
这个夜班,有些异常的忙碌,急救护士一接班,就“呼呼呼——”接连出了2趟车,紧张激烈的救护中,接到3名急诊患者,其中有2人情况危急,属于急危重症患者,一个酒精中毒合并头外伤,一个昏迷待查疑似脑出血。
尤其是那个昏迷待查的老爷子,患者在院前就出现了呼吸道急性梗阻,经急救队员现场对症施救,及时缓解了急危重患者的梗阻危象,为急诊患者的下一步救治赢得了宝贵的先机。辅助检查过后,“脑出血”的诊断出来了,可是,即使明确诊断后,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给病区医护人员,又将如何?面对患者家属的这种表现,急救队员心理沉甸甸的。
车祸现场,惨不忍睹
22:35分,开源大道与乐山大道交叉口,三辆车连环相撞!围观的群众很多人都在用手机拍照、录像。
伤者已被人从肇事车内拖出,女,30岁,重度颅脑外伤 ,全身多处复合伤,意识丧失,呼之不应。
现场查体:血压测不到,无脉搏、呼吸、意识丧失,多处擦伤流血,披头散发,面部狰狞!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枕部有一长约3cm伤口,流血不止,颈动脉搏动消失,未闻及心音、呼吸音,双侧上肢畸形,胸廓有骨擦音……立即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气管插管……闻讯赶来的家属和同事无一人在那张病危死亡通知书上签字……
同车的中年男人也是头皮撕脱伤,满头满脸的血污。他家肥婆上门来找事,问那个女人叫啥,叫啥又能怎样?这个女人都被撞死了。
熄火吧,人家把命都交出去了。不死,也是祸害。长的也不赖。30岁了,还没结婚。
这起三车相撞的连环交通事故,共造成两死两伤。
卫生局的我就怕你了?
22:03,夜班护士遵医嘱给一个发热患者肌注了一针“退烧针”,并嘱患者和家属回去多饮水,汗出,热退,注意观察退热情况。
患者倒也没说什么。就是同行的患者家属,应是患者的母亲,个子高高瘦瘦,年约五旬的,对着正在收拾整理治疗台的护士甜甜,张口就来:“给我一个注射器!”口气硬邦邦,强硬得令人不容置疑!
“……”护士一愣?
“万一他回去再烧起来了,我好给他**!”表情严肃,典型的“命令式”语气!
“医院有规定,注射器属于医疗用品,不能随意乱给的。”护士试图解释。
“我是卫生局的!你们的领导!上司!我——就是管你们这些医院,检查你们工作的!给你要个注射器还不给了?”女人阴沉着脸,面色益发凝重。
“我不能给你,医院里的注射器只能在医院里用,规定的不能让患者拿回去。”护士并没有被对方的气势镇住。
“我认识你们医院院长,给你院长一打电话,叫你给啥就得给啥,你个小护士吃不了兜着走!”女人一再拿各级领导来恐吓护士。
听到这里,护士反而不再紧张了,你太小看了我们急诊科护士了,越说越露馅!类似的这种大话,在急诊科,急救人员听到的太多太多,见多识广的“急诊专业户”们都很有应对经验。“那你给我们院长打电话吧,叫院长给我们回电话,叫我给啥,我给啥!”护士挺直了腰杆,态度不卑不亢,仰起脸扬声道。
那女人的气焰顿时萎顿下来,薄薄的嘴唇张了几张,悻悻的走了……
惹不起的醉汉
除了外伤,接诊到的3名内科病人,都是醉得不省人事的酒精中毒者。
照旧的开些醒脑、护胃之类的药物一瓶接一瓶的输啊输……
醉酒之人,一会儿一跑水,重新扎了几次,有次,刚一进针,醉醺醺的坏蛋一个巴掌甩过来,要不是我们急救护士机灵,躲得那个快,大耳瓜子早就扇到脸上了!
还有哪种病人的哪种疾病治疗护理如此的没有成就感?唯我大急诊救护酒精中毒!紧赶慢赶的,总算输进了两瓶,那醉汉又是呕吐,又是尿床的……直把一个好好的急诊留观室,糟践得犹如拱倒的猪圈!
“护士!又跑水了!别扎啦,他不愿意输了,你给他拔针!”
“还有两瓶,都加好药了……”
“不输了,不输了,走,回家!”
治疗台上,还有醒脑静、纳洛酮……算起来,这些药的价钱还不菲呢,就这样白白浪费了,被值班护士直接扔进了医疗废物垃圾桶!
沸腾吧,急诊科!一路小跑上厕所
夜间,除了不停出诊、急救、操作、转运、沟通、查看、守候、消毒、整理,还要忍受血液、体液、呕吐物的恶性**。急诊患者静静地输着液体,监护仪还在“滴滴”地工作,急诊病区灯火通明……
从16日8:00-27日8:00的24小时里,120急救队员共计接到急诊病人11人,其中外伤病人6人,转往中心医院2人,内科病人3人,急诊留观1人,转往内科病区2人。
院前,院内,门急诊,抢救……忙到团团转,头冒烟,忙到喝口水,不,就连上卫生间的时间,都是一路小跑!
大半夜摔一跤,被病人和家属扶起,也蛮感动的……
时值第一场雪,外面冰天雪地,可是,一接到出车命令,急救队员当即披挂上阵!即使身披厚厚的急救棉衣,还是感到彻骨的冷!在室内,那可是千般的好,但是夜半出车,那可就是天壤之别:这人一出去,迎面兜头而来的寒风刺骨,犹如被人劈面泼了一盆冰水,透心透骨的冰凉,一下子冷到人的骨头缝里!医护人员小小的身影,在这天大地大的苍穹之下,是何其的渺小与苍茫!
120!120 !又是一趟急促的“120”!哆里哆嗦的出了一趟又一趟,前面的那几趟车还好,还算是前夜里发生的事。3:08雪松派出所那趟可就不一样了,因为积雪还未化尽,楼顶滴落的雪水便又在水磨石路面上又结成了一层厚厚的冰,奇滑无比,小心翼翼的走过去,一路踩在外面的冰雪之上,就听着路上“咯吱咯吱”的声音,在这冬天酷寒的雪夜,极是应景。
从救护车上下来进到急诊大厅,有一条从南到北的必经之路,渐进的斜坡,却被滴落的雪水又结成了一层薄薄的冰。护士静静带着外伤的患者和家属走在前面,静静脚下一滑,一个趔趄,跌倒在地!
这一跤跌的可不轻!直摔得静静头晕眼花,半天没有直起身,走在身旁的伤者和家属见状,连忙上前扶起摔得动弹不得的护士。
好半天,静静才缓过劲来,面对伤者及家属的相助,真心感动不已!之前,工作中的各种疲累、各种酷冷、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不易、各种因急诊伤患带来的负性情绪……忽然间,就这么地,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