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也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这种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会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乃至危及生命。乳腺癌发生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趋化因子CCL5与乳腺上皮细胞的癌变有关,因此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基底型(basal)乳腺癌。上海交大的科学家们对管腔型(luminal)乳腺癌进行了研究,揭示了CCL5在癌转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一成果发表在十大肿瘤学期刊之一的Cancer Research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上海交大的高维强教授。高教授在前列腺癌症研究、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成绩斐然,已发表包括“自然”,“ 美国科学院通报” “癌症研究” “ 生物化学” 等杂志的论文。
研究人员在管腔型乳腺癌小鼠模型(M**-PyMT小鼠)中去除了CCL5。研究显示,缺乏CCL5会使小鼠的原发瘤显著缩小,转移瘤显著减少。而且这一效果与Th2 (IL4+CD4+ T)细胞减少有关。
CCR3是在CD4+ T细胞上高水平表达的趋化因子。研究人员发现,CCL5可以激活CCR3并提高Gfi1的表达,通过促进Th2细胞的分化帮助肿瘤转移。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Th2极化现象也存在于晚期管腔型乳腺癌患者体内。这项研究指出,CCL5/CCR3信号通过诱导CD4+ T细胞的Th2极化,促进乳腺癌转移。理解这一机制可以帮助人们对管腔型乳腺癌进行更好的诊断和治疗。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