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史上规模最大的上海药交会结束后重磅***,把从事医药营销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最具杀伤力的就是限制药占比到30%: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 。试点城市也将增加到100个。到2017年,全国约6800家城市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试点。
《意见》要求试点地区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当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及时***具体实施方案,试点城市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并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加强督导评价,实行改革推进情况定期通报和退出机制。生产总值的增幅相协调;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总体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
一、什么是药占比?
药占比“即药品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比例;药占比的计算方法:药占比=药品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100%。医院考核药占比会进行分解,分为科室药占比、医生药占比。科室药占比=科室住院病人及门诊患者每月药品使用总金额÷科室住院病人及门诊患者非药品月总收入×100%。每位医生药占比=每位医生住院病人及门诊处方每月药品使用总金额÷每位医生住院病人及门诊患者非药品每月总收入×100%。
药品使用总金额指医院所有在用的药品使用金额,非药品总收入是指挂号、诊察、床位、检查、治疗、手术、检验、放射、输血、护理、氧气、接生、麻醉费及卫生材料等收入。总收入是指药品收入加非药品收入。
二、如何确保30%药占比达标?
1、减小分子—降低药品收入;
2、增大分母—提高医疗收入:
3、同时减小分子—降低药品收入,增大分母—提高医疗收入。
三级医院因为不愁患者,所以降低药占比的手段比较多;二甲医院的解决办法几乎只有增加检查诊断和仪器的治疗使用,是降低药占比不二法宝,只看病不治病,先让患者做一堆检查,能治则治,不能治就推给三级医院。也是难为了二甲医院和患者。
三、降低药占比举措有哪些?
1、所有临床使用药品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低价药、新农合目录、医保目录内的药品,用国产仿制品替换进口新特药和贵药;医院将***院内药品数量的上限,抬高进院门槛,将一些贵药拒之门外。
2、减少药物滥用现象,重点监控抗菌药、辅助用药、营养药、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3、限制输液的使用,贯彻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用药原则。
4、实行院科两级考核量化管理:即医院对科室进行药占比管理控制,科室主任对科内医生合理用药进行监控管理。重点检查药占比较高的科室:门诊各科室、内科、急诊科、儿科、中医科、感染科都较高,一般超过60%,是控制的重点对象;而外科、骨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眼科、ICU等病房较低,一般低于30%。
随着各地医疗机构推行药占比以来,各地的媒体纷纷报道药占比明显下降的喜讯。但是实际执行中真的如媒体所说的百姓在医疗机构诊疗的购药比例下降了吗?
大凡一个医生看病治疗,对症是第一原则,不应该受其他政治、经济和人文因素影响。如果要考虑第二因素的话,当然就是病人可否承担。当年的白求恩大夫提出”最需要医疗的人,正是出不起医疗费的人,这些人往往等到病得积重难返的时候才来看病!“这是**和社会要考虑的医疗保障问题。为什么中国要在医疗体制上把降低”药占比“提出来呢?单纯的”药占比“下降有意义么?作为政策制定者必须思考!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