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如果了解这些 你还报考医学院校吗?

如果了解这些 你还报考医学院校吗?

2015-06-08 22:33 阅读:1334 来源:丁香园 作者:林* 责任编辑:林夕
[导读] 选择了学医,就是选择了一条充满duangduang的成就感、但又漫长而艰辛的路。

    又逢一年高考时。还记得那年你参加高考的情景吗?还记得当年你为什么报考医学专业吗?如果重回高考,你是否还会选择报考医学院?你是否会让自己的子女继续学医?

    我们深知,选择了学医,就是选择了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

    做医生的好处

    让孩子上医学院是很多中国家长的理想。在外人看起来,医生工作稳定,收入高,社会地位较高,受人尊重,这也是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学医的主要原因。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学医还有以下好处:

    比如,家人有点不舒服可以先行诊断 / 紧急处理;比如,师兄师姐师弟同学之间感情较深,因为都是一起「经历过生死」的小伙伴!(类推同科室同医院),工作氛围团结友爱;比如,成功一台手术,治好一个病人,那成就感是 duang duang 的!再加上患者表达心意的感谢信啊锦旗啊,那荣誉感使命感也是 duang duang 的!

    但是学医真的有那么好吗?在这些的光鲜背后,又有多少家长和孩子真正了解学医的艰辛,然后才做出的选择呢?

    头条君整理了一些做医生的「缺点」,希望能为想要报考医学院的孩子和家长提供决策依据。人生有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如果了解了这些,仍愿推开医学院的大门,头条君希望你珍惜大学时光,早日实现好医生的理想。

    做医生的「缺点」

    第一,学医经济上负担重;***时间少。

    医学院 5 年,课业繁重,学费较高,而且实验费等支出不算少;与时间相对宽松的文科专业和热门的计算机建筑等专业相比,***时间较少,可供选择的***机会也不多;如果想尽早摆脱经济负担而选择学医,可能来到大学才会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第二,学医过程时间长,强度大。

    考上医学院是不容易的。

    大学本科 5 年是临床医学打基础的时间,每门功课的课本都很厚,像是高三生活的「昨日重现」,如果想要顺利通过各学科的考试,平时一定是不敢懈怠的。大学最后一年去医院临床实习,同时要准备论文 / 考试 / 就业,具体的强度因实习医院而定。

    本科毕业后想做临床医生的话,一般的医院是不接收的(参见求职***版各医院要求),因此,除了七年制和八年制的同学,考研 / 转博成了大多数医学生的选择。

    硕士 / 博士读书期间,一样钱少事多,还要发文章才能毕业;找工作又是一道关卡。

    我们先讲进入医院的情况(私立医院不在此列)一般的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所以在成为一名公立医院医生之前,医学生需要通过事业单位的笔试和面试,也就是「行测申论」那一套东西,这些是伴随着做实验发文章来完成的,没有单独的时间准备。

    进入医院以后,也不能够***行医,要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在该工作在北京地区已广泛推开,根据卫计委 2014 年的文件,2015 年规培工作将在全国铺开。根据不同学历 / 培养类型(临床型 / 科研型)的区分,刚进到医院的医生将有 2-3 年的规培生涯,而这期间,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一般是「原医院工资 + 国家的补贴 + 如果规培基地发奖金(也许不发)」,在北京平均是一个月 3000 左右。

    从基地回到医院后,开始本单位住院医的生涯。每周 80 小时的工作,强度大,责任重。要时时盯岗位上,处理突**况;有的需要上 24 小时班,有点是夜班下不了白班接着上,所以说住院医生下了班最大的愿望就是睡觉,是对医生体力的挑战。

    从 18 岁进大学,5 年医学院,3 年研究生,2 年博士,(还有人要出国,因为某些研究环境较好)3-5 年的住院医,就差不多 29-35 岁了。如果成为一个相对成熟 / ***应对各种突发局面的优秀医生,差不多也要 40 岁了。而在这期间,依然要每年有学习**文,每隔几年有大考(晋职称)。

    第三,也许要到大龄男,大龄女才能谈恋爱

    很多家长们可能没有考虑到,医学生的恋爱家庭生活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说是不大的问题,是因为在哪里都可能遇到缘分,相识相知相恋相守,不分专业,不分人群,都是会发生的美好瞬间。

    说是不小的问题,是因为医学生的专业决定了在个人生活上投入的时间不多,在交往层面上认识的人较少(学习工作环境限定医学院医院),物质基础积累周期长。

    恋爱需要时间和物质投入,这两点,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医学生面临的困难都会更大一些。如果另一半能理解这个职业,能理解 gf/bf 门诊时没空接电话,手术时不方便接电话,下夜班时睡觉没听见电话……; 能理解 gf/bf 谈专业时滔滔不绝,对时髦话题完全插不上言,那恋爱结婚也就是一个小问题。

    所以,医生学很多找同行或者本院的同事。一是彼此能理解对方职业的特殊性,也因为天天在医院见面容易培养感情,因为实在不容易有时间「相亲找对象」第四,收入其实并没有那么高

    电视剧里动辄会演医生有多虎虎生威,有多拉风,实际上未必是这么回事。

    医生的收入大体上由工资和奖金两部分构成,工资与学历 / 年资 / 职称都有关,就是一般的事业单位通用标准,而奖金部分主要取决于医院的分配原则和科室的「收病人情况」。(医院的运营模式请回看《梅奥的好:你学不会》)如果在医院实力不够强,或者科室比较弱,那么收入是一定不会太高的。所以,年轻医生「啃老情况」也是常发生的……第五,风险较大

    医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面对同样的病患,不同的医生给出的解决方案也许不同。

    但现在的医疗环境变化很大,医患**不断,互联网也给了「普通人」挑战医学权威的机会,如何科学的诊断病情,又与患者理性沟通,同时承担可能面临的医患**,是对医生这个职业提出的新要求。

    有的医生为了更详细的诊断,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会依赖大量的检验,这就会无形中增加患者的诊疗费用。因此,怎样平衡各种关系,也是一种必要的能力。

    第六,专业方向不由己,工作地点不由人

    医学是一个选定方向不太好改的学科,而每科的学科发展 / 收入 / 强度都大有不同。

    比如外科相对收入高,但是同时也意味着工作量大,对体力要求高;口腔科除非专科医院很少有夜班,但是需要精细化操作非常高;而像皮肤科,病理科,理疗科这些科室比较轻松,没有急诊,也不用上夜班,医疗事故较少。

    除了专业不好改以外,工作单位和地点流动性也较差。

    除非坚定信念不当医生,提前准备药企 / 行业媒体 / 咨询公司的工作,否则医生只能选择医院工作,职业生涯比较受限。

    (原标题:如果了解这些 你还报考医学院校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