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的雄心:要让所有的社区都插上中国培训医疗队的旗帜
参加培训的当地社区人员对细节的关注超出中国专家的想象
来塞拉利昂之前,我们为制定培训方案,编写教材,准备课件以及如何进行项目管理,准备了足足一个月。我们相信,把培训做成一个项目,而非为了完成一个任务,一定会取得成效,哪怕培训成效的显现需要时间。
在传染病疫情控制中,培训从短期效应来看,远没有隔离病人、治疗成功一个病人来得引人瞩目,因为培训是长期、艰苦之功。
我们这群来自中国的大夫们想,既然做培训,就得朝着传播知识、改变观念和改变行为的目标努力。
培训模式和方式很重要
到塞拉利昂后,我见到满大街随处悬挂的关于埃博拉防控的标语,可当地人对埃博拉并不怎么当回事。我知道,想要在短时间内控制埃博拉蔓延,并非易事。
事实上,埃博拉在西非蔓延快一年时间了,在塞拉利昂也有半年多,轮番的培训肯定不少,但成效呢?发病和死亡人数还在塞拉利昂快速上升。
听说,某国委派2个人一周内在弗里敦完成了800多人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模式,能有多大效果?
当然,也有的国家负责一些单项培训,效果不错,如安全葬礼队的培训,培训他们如何安全处理和运送尸体,如何尊重当地的宗教习惯,使葬礼做到安全、有尊严。
众所周知,西非大部分埃博拉传播发生在传统葬礼上,因为对死者的尊重和要表达依依不舍的感情,除了清洗遗体外,亲朋好友还要触摸、亲吻遗体,而这些动作恰恰是埃博拉病毒从死者播散出来的关键环节。要阻断埃博拉的传播,安全葬礼是重要一环。
有了安全葬礼队伍,就可以让民众知晓,一旦家中出现亲属死亡,尸体需要处理,可以及时报告。能接受安全葬礼队进入到社区或家中,才是落实安全葬礼的保证。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是我们赴塞之前重点讨论的。
认真筛选培训内容
针对塞国的需求,我们把培训内容分成四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为埃博拉的基础知识,如埃博拉是怎么回事,有哪些症状,是如何传播的,哪些人是高危人群等;第二个模块包括埃博拉防控的策略,如何减少人际间传播风险,社区如何响应,当发现疑似埃博拉病例怎么办,同时还通过介绍中国防控SRAS和血吸虫病的经验,让学员们知道传染病的控制不单单是**的事情,让他们知道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重要性;第三个模块为个人如何防控埃博拉,如何进行居家环境消毒,如何洗手,如何穿戴个人防护用品等;第四个模块是如何在社区防控埃博拉以及如何开展培训的技巧。
我们的培训内容不仅覆盖了埃博拉及传染病的知识、态度、行为,还通过实践,练习相关技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希望通过传递知识,分享中国经验,促使全社会参与、构建群防群治的局面。这不仅对埃博拉有效,对其他传染病也同样有效。据我们观察,在西非,除了埃博拉,其他传染病也不容小视。
完成4000人的培训
考虑到学员来自社区,有的还来自埃博拉流行“热点”地区。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安全是我们首先考虑的。但显然我们不可能穿着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和手套给学员们讲课。
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的培训有两个目标,一是完成4000人的培训,二是我们必须安全回国,不能发生埃博拉感染。后者尤其不能有一点松懈。为此,我们拟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备用计划。
如为每个学员每天测量三次体温,学员报到时,我们要询问有没有埃博拉相关症状,有没有与埃博拉病人接触史,课堂上万一有学员出现发热、呕吐等,我们也有应急措施。
大家都知道,埃博拉流行到现在这个样子,虽然传统葬礼还是重要传染来源,而医院感染已经很少,有人甚至说,埃博拉治疗中心反而是最安全的。
而危险往往来自未知。当你接触到的当地人到底有没有埃博拉,脸上可没有标签。因此,彼此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做到“Notouch”,不仅是我们要教给他们的,也是我们相互之间要遵守的一个规矩。
埃博拉最严重地区的社区人员进入培训班
塞拉利昂把全国分为3个省(Province)和1个区(Area),一共14个行政区。我们所在的首都弗里敦属于西区。如果按照选区划分,全国有394个wards.每个ward可能包括几个乡镇或村庄。在行政事务管理上,每个ward有30个人参与各项工作。1个选区领袖(Councillor),10个选区社区成员(WardCommunityMember,WCM),3个医务人员(CommunityHealthWorker,CHW),6个社区积极分子(CommunityActivist,CA),10个社区人员(CommunityPerson,CP)。
一个ward才3个医务人员,实在是太少了!这大概也是再完美的疫情控制措施难以落实的原因吧。
我们的计划就是要在所有的ward都插上中国培训医疗队的旗帜。
很快,塞拉利昂埃博拉最严重的地区的社区人员将进入我们的培训班。
小班培训,开局顺利
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我们采取小班教学,每个班20人,以便于交流、互动和每个人都有练习机会。
而且,每个ward的选区领袖(Councillor)在当地**要求下也来参加培训,这样我们希望每个ward培训的十个人可以在Councillor带领下开展后续的社区宣教工作。因为,我们不希望培训不要因我们的课程结束而停止。
刚刚抵达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大家顾不上倒时差,很快投入到培训的准备中。在不到3天时间就开班,完成了为期2周的第一批25位师资学员的培训。
接下来的一周,我们和培训的当地师资一道完成了300多名来自社区的人员的培训。第一周,是良好的开端,这为我们今后奔赴200多公里之外的Moyamba、PortLoko等“热点”地区开展培训积累了经验。
学员的认真超出想象
在来塞拉利昂给当地人培训前,受一些不实信息的影响,我开始也以为他们来参加培训不过是为了挣点补贴,混顿饭吃。但学员讨论之认真超出了我的想象,颠覆了我的看法。
对细节的关注他们比我们更认真。如消毒液配置环节,我做的幻灯片图示列着用10勺含氯消毒粉加20升水,便可配置成0.5%的消毒液。对我而言,我非消毒专业出身,对一勺子的概念并未关注,如用多大勺,应该是一平勺还是高高一勺也未注意。但讨论时,学员们却注意到了。他们问起了这个问题。当时,我顿时哑口。于是赶紧换算,告诉他们,一勺为5克。我很为自己的粗心汗颜。
当我们跟他们讲清楚任务要求,要求他们先读懂内容,然后根据需要做删减。我们要把语言词汇变得尽可能简单,以便社区人员容易理解。当我们说完,他们会重复我们说的话,以免遗漏和误解。
我们临时聘用的负责测体温的两位当地人,自始至终在门口坐着,包括我们在内的人,一天测三次体温,但在没有测体温任务的大部分时间,他们也是规规矩矩坐着,坚守岗位。而且测体温时,也是挨个按照我们的要求测量和记录。
提炼40余条防控的信息,让学员们打分
为检验培训效果,我们和师资们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总结,以便发现问题,改进和提高。
此外,我们将培训中涉及埃博拉防控的信息进行提炼,总结出40余条信息,让学员们打分,筛选出他们认为适合当地的核心信息。
一周下来,他们的小结,有体会,也有建议,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们的感谢。一位学员说,你们离开家乡,离开家人,离开朋友,离开同事,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抗击埃博拉,非常了不起,真的谢谢你们。
他们还主动请求,要跟我们去数百公里之外的社区开展培训。在他们眼里,只有这样的培训对他们才真正有用,只是像这样的培训太少了。他们意识到,埃博拉防控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迫切想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向更基层的社区进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