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医生该不该披露“坏消息”?

医生该不该披露“坏消息”?

2014-10-08 17:08 阅读:1077 来源:医脉通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人们的预期寿命明显增加,从1980年到2003年,男性的平均寿命增加了4.8岁,女性的平均寿命增加了2.7岁。据预测,平均寿命的增加伴随着身体抱恙的时间变短,然而,这种预测并不真实,相反,更多的病人面临着身体一天天差下去的状况,而

    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人们的预期寿命明显增加,从1980年到2003年,男性的平均寿命增加了4.8岁,女性的平均寿命增加了2.7岁。据预测,平均寿命的增加伴随着身体抱恙的时间变短,然而,这种预测并不真实,相反,更多的病人面临着身体一天天差下去的状况,而不是突然死亡。
 


    此外,医疗技术的进步让病人即使患了绝症,也得以继续延续生命,这引起了人们对于临终护理的伦理和法律问题越来越多的关注。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医生,诊断出病患得了绝症,你会选择告知本人,或是告诉其家人,然后共同隐瞒吗?

    在美国,不管是法律还是医学伦理,都强调个人主义和自主性,做出有关自己就医决定的患者,有权利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即使如此,这种对“换消息”的披露仍是相对较新的现象。1960年时,仍有90%的医生表示不会将癌症诊断告知患者。美国是个多民族的大熔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患者怎样看待医生公开“坏消息”?美国苏必利尔湖州立大学的H. Russell Searight和Christine Larkin将研究论文发表在科研出版社英文期刊《Health》(健康)2014年9月刊上(点击查看原文),两位学者在研究中的目的是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检查披露“坏消息”的文化偏好,确定,美国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偏好的差异模式。

    这项研究采用了图1的搜索词,进行了1200次单独搜索,初步筛选,找到了30条符合条件的搜索结果,然后仔细检查,又排除了15条(疑似14条?)结果。共有16条搜索结果满足纳入标准,又进一步划分为7个定量研究和9个定性研究,图3-5.这个研究进一步按种族和目标人口划分。代表性种族包括:非裔美国人、西班牙裔美国人、韩裔美国人、日裔美国人、波斯尼亚裔美国人,以及生活在加勒比海地区、祖先为印度人的美国人,还有俄裔美国人。
 


    在研究中,对以上族群披露“坏消息”的偏好进行鉴定,包含了老年人、病人、医疗服务者和普通人群这些样本。西班牙裔、亚裔和有东欧背景的美国人,与其他两个族群在披露偏好上有少许不同。研究表明,在一起接受调查时,文化、族群上占劣势的美国人多数更倾向于直接披露的信息,如诊断、治疗方案和预后诊断。而与其他族群分开进行审查时,西班牙裔、亚裔和东欧背景的美国人更愿意不公开、不用语言的暗示,或是变相的披露。

    相比较而言,这些族群的这种改变,比一般美国人口更大;与美国白人、有西欧背景的人相比,更多的美国少数族群倾向于不披露“坏消息”.

    住在美国的西班牙裔、亚裔和有东欧背景的美国人,对披露的偏好似乎也与不住在美国的同伴有差异。例如,日裔美国人就比不住在美国的日本人更接受披露“坏消息”.总之,按照愿意披露的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为:美国多数族群>美国少数族群>少数族群在自己国内的同伴。

    对于医疗服务者,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醒他们在进行临终护理时,要关注病患对“坏消息”披露的可接受度,建立良好的医生-病患关系,获取患者的信任。小编记得2013年有一部医学美剧,叫《周一清晨》,在国内反响不错,可以很好地了解美国的医疗现状,没看过的可以找来看看哦。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