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新人才评定制度可推动医生多点执业

新人才评定制度可推动医生多点执业

2014-08-08 11:07 阅读:1535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在医改的领域中,医生的人才评价制度一直饱受诟病。以课题、科研为导向的职称制度,忽略了医生的临床技能,很有可能造成医生高职称低能力的窘境。因此,前不久深圳准备推出的以临床为导向,将医生分为9级的人才评价制度引起热议。廖新波指出,这样的制度很有

    在医改的领域中,医生的人才评价制度一直饱受诟病。以课题、科研为导向的职称制度,忽略了医生的临床技能,很有可能造成医生高职称低能力的窘境。因此,前不久深圳准备推出的以临床为导向,将医生分为9级的人才评价制度引起热议。廖新波指出,这样的制度很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医生多点执业的发展。

    深圳推出的新的医生分级制度是以临床为导向,是对实行了多年的以论文和课题为导向的职称制度的冲击。但其内在的重要本质,是为医生提供可以选择的机会,因为并非所有的医生都适合临床,也并非所有的医生都适合科研,一味重视某个导向,只会造成效率的低下。因此,深圳医生分级制度将有利于区分科研型医生和临床型医生,有利于避免论文造假,有利于形成有效的科研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有利于实现使患者受益的终极目标。

    如果往深层次的方向分析的话,这样的分级制度,可以避免医生盲目科研,而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临床还是科研方向。只要定位准确,再术业专攻,科研与临床相辅相成,不仅可以相互提高,还能推动改进临床的水平与服务质量。

    临床水平提高了,其实是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的。前不久**提出的“医师多点执业”的思路,在廖新波看来,其主要本质是“医院是为医生提供服务的平台,医生是为患者提供服务的主体;患者跟医生走”.因此,这样的本质就需要有过硬的临床技能,获得患者良好的口碑,这样,患者才会跟着医生走,医生才敢也才能多点执业。而深圳所提出的分级制度就是以临床为导向的,其要求就在于让医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只有拥有较高的临床水平才能获得较高的医生等级,继而获得更多的收入。

    所以说,当临床水平提高以后,达到了患者跟着医生走的状态,就可以很好地分流目前较为集中的医疗资源,将大医院的患者下放到基层医院,有效地缓解“看病难”的问题。这同样能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效益。只要有利益体现出来,医院是不会阻止多点执业的。

    因此,正如廖新波所言,虽然深圳医生分级制度尚未正式公布与实施,但是其临床导向是符合医改大方向的。作为先行者,需要开放的态度,需要开明的思想,更需要开窍的行为。希望各部门协同配合,不断完善,促进政策落实到位,真正助推医师多点执业!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