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诊治》内容预览
(专家课件预览:点击下图可进行全文预览)
《细菌性痢疾的诊治》内容简介
定义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下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为特征。主要病变为结肠粘膜弥漫性炎症
病原
1、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杆菌,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有菌毛
2、分为A、B、C、D四群,即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及宋内志贺菌
3、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抵抗力,以D群最强,B群次之,A群最弱
4、所有的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内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外毒素,又称志贺毒素)
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通过污染的食品、水源或手,
经口直接传播
苍蝇、蟑螂等污染食物而间接传
播
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易复发和重复感染
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世界性分布
2、时间分布:全年散发,夏秋两季流行
3、人群分布:学龄前儿童患病多
发病机理(一)
1、取决于细菌数量、致病力以及人体的抵抗力
2、必备条件
1)具有介导细菌吸附的光滑型脂多糖O抗原
2)具侵袭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繁殖能力
3)侵袭、繁殖后可产生毒素
3、痢疾杆菌对结肠上皮细胞吸附和侵袭作用
4、繁殖、释放毒素,肠黏膜出现炎症、坏死和溃疡
腹痛和腹泻和黏液脓血便
《细菌性痢疾的诊治》***下载地址:
http://ziyuan.iiyi.com/source/down/2392662.html
经食道心电生理诊疗技术是将电极导管插入食道这一临近心脏而又与外界相通的器官...[详细]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