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政协委员:加强医院人文关怀的制度建设

政协委员:加强医院人文关怀的制度建设

2011-03-07 15:47 阅读:2449 来源:新浪健康 作者:水**南 责任编辑:水北天南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将成为医学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将与医疗、护理、治疗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 卫计委中日友好医院院长  许树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将成为医学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将与医疗、护理、治疗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人文关怀是一种主动关怀患者的意愿、意识或责任,并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态度,具体包括:要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协调患者的人际关系,满足患者的个性需要,表达对患者的关爱情感等。医务工作者只有拥有了人文关怀,才真正拥有守护生命的能力。

  目前,医院人文关怀不足是造成医患关系不够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数据表明,国内60%以上的医疗**是因为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态度所引起的。尽管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更多人认识,弘扬医学人文精神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收效不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医院缺少相应的人文关怀制度的建设和政策导向,缺少由人文关怀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软环境。因此,加强医疗人文关怀需要在制度建设层面给予保障。这将对促进现代医学技术与社会人文精神紧密结合,对实现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改善医疗服务、促进医患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建议如下:

  1.注重人性化的医院环境优化。医院要以患者心理和医院环境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和指导,对医院的物理环境进行人性化的配置和管理。一切要以增加患者的心理和躯体舒适度,增加环境因素的积极**,减少不良的消极**为指导。

  2.建立患者心理干预制度。医院应建立专业的患者心理辅导团队,在关心患者心理情绪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患者家属的人文关怀以及心理干预,从而间接的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3.加强人文关怀的培训制度。在对医务工作者的教育或在职培训过程中,要加大对伦理、法律、心理、沟通、社会学等体现人文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引起医务工作者对医学人文的重视,并变成自觉的行为服务患者。

  4.建立人文关怀的考核制度。现有对医务人员的考核多是建立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之上的。应逐步加入医疗人文关怀意识与技能的评价指标,从而使得医务工作者能注重自身的态度、言语表达以及表情,要悉察患者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