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医改方案***两年来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直系民生,也成了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被称为我国完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3年任务的攻坚之年。公立医院改革路在何方?两会上,代表委员为新医改“把脉”。
医生没经验,患者肯定不放心
“现在有许多患者对医生的水平不放心,而我们确实存在一些现象,不能让百姓放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孔北华代表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许多基层的医生没有接受正规的医师职业培训,对新设备不会用,看不懂。”
孔北华说,在许多发达国家,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后,要进行三到五年的职业培训才能到基层医院工作。
“有了临床的实践经验才能看好病。但现在许多医学院校的学生一毕业就分到了医院,这样的毕业生并不具备一个医生的执业能力,老百姓当然不放心了。”孔北华表示,这样就会造成一些误诊现象。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老百姓都要挤到大医院去求医。看病难,这是原因所在。所以我呼吁在新医改中,应该建立**主导的医学院毕业生住院医师培训体制。”他说,学生毕业后应该在大医院中先进行培训,而不是直接分配到基层医院。此外,也要加大力量对基层医院现有医师进行培训。
孔北华表示,“十二五”期间,**应着重高素质医疗人员的培养,这样才能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医药分开,挡住索取回扣的黑手
滨州市政协副主席、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院长刘凤代表去年调查了全国范围内的125家乡镇卫生院。“在乡镇卫生院中,主要的盈利方式就是卖药,药品收入占整个卫生院收入的70%到80%. 相对药品收入来说他们的医疗收入是非常低的,主要是靠卖药的钱来维持乡镇卫生院的生存。”刘凤说,这说明药的出厂价和零售价之间有很大的空间。
“应该从源头上查一查为什么出厂时几毛钱的药卖到患者手中就变成了几块甚至几十块钱,运作过程中,这些钱到底去哪了?”她说。
“药物回扣,无疑是这些利润的去向之一。”刘凤表示,收受药物回扣,就增加了开大处方的分量。
“一种药能治好可能会给你开三四种,用青霉素能治好的病非要用头孢。”刘凤认为,医改应该从大的体制上着手。
“医药不分开,就不能杜绝医院通过卖药挣钱。”她说,切断医院和医务人员与药品收入之间的联系才有望遏制趋利性,降低群众的用药开支。
夯实药价,把虚高的部分挤掉当了14年人大代表,提了14年“夯实药价”的建议。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康凤英代表认为药品是“特殊商品”,不能像一般商品那样对待。
“现在的药价利润空间太大。药品确实存在虚高定价,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首先应该夯实药价,把虚高的部分挤掉。”康凤英建议**相关部门应该负起责任,从药品生产源头就要实施调控,保持价格合理,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医疗行业的各种矛盾。
“我说的**主导,并不是垄断市场,而是应该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医疗机构的建设上来,解决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康凤英说。
除了完善政策体制和法律法规的保障外,康凤英强调,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还需要广大医疗从业者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社会道德意识。“别让‘白狼’吞噬掉了人民心中的‘白衣天使’”。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