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怪病宝宝”小阳鑫的病情传来不幸消息:他被确诊为感染罕见马尔尼菲青霉菌,因长期输液,额头、手臂、脚都已经看不到静脉,原本制定的为期2个月的抗真菌治疗无法得到有效实施。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青霉菌中唯一呈温度双相型的罕见致病菌,多呈播散型,常累及肺、肝脏、皮肤、淋巴结等多组织和器官。在中国多发生在南方诸省,如两广、福建等地。世界上首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是1973年在美国报道的。该病传播途径尚不完全清楚,病例少,尚无这方面的资料。从病情的复杂性及严重性上看,病死率较高。
7日上午,小阳鑫的父母带他坐上返闽的火车,回福建治疗。
“6日,在做了最后一次输液努力后,专家说由于感染严重,静脉注射血管内易产生血栓,实在没办法输液了,只能改成口服,留在北京似乎也失去了必要性。”小阳鑫父亲肖泰平表示,目前小阳鑫的病情仍在加重,高烧不退,脸部糜烂,连脖子也开始出现溃烂。他们会不离不弃,始终陪伴在孩子身边。
自发病以来,年仅15个月的小阳鑫已经在全国各级医院辗转了11个月,病情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2010年2月,发烧咳嗽;10月,全身出现紫色块状物;11月初,脸上开始有块状物糜烂;12月15日,北上求医;12月29日,经北京17位专家会诊,确认严重感染一种罕见、死亡率较高的马尔尼菲青霉菌;2011年1月5日,开始为期8周的西药抗菌、中药扶正的抗真菌一线治疗;1月6日,因长期吊瓶,连小脚丫也无法再扎针头输液,原定治疗方案无法有效实施。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