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医者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尊医重卫不是一句口号。
护士提出查看新冠疫苗接种预约记录被扇耳光
近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发生了一起医闹事件,起因竟是因为护士要求查看新冠疫苗第二剂的预约接种记录。
5月26日下午,一名20多岁的女子强行闯进了珠海市人民医院的新冠疫苗接种区,表示当天一定要接种上第二针疫苗。
还在实习中的导诊护士小龙见状,将该女子拦了下来,希望女子能够按照要求出示新冠疫苗预约接种记录单。
不料,女子骂了一句脏话,抬手就狠狠扇了小龙一耳光。由于力度太大,毫无防备的小龙头直接撞到了医院的玻璃门上。
事发后,医院第一时间就报了警,警方及时制止了这件事。
关于被打护士小龙,医院积极的给她安排了治疗。担心她会因此留下心理阴影,医院还安排了相关专家对她进行了心理干预。
点赞医院,拒绝“委屈奖”式和稀泥
这次事件,医院的做法值得点赞,他们及时作出了回应,还安排了相关专家对被打护士做了心理干预,这是很多医院都做不到的。
一次次事实告诉我们,基层的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在医院里从来都不是受益群体。当医务人员和病人产生摩擦,被打被骂时,医院往往息事宁人似的安慰几句,活活稀泥这件事就算过去了。若你是在编人员,被患者打了,医院可能会发几百元的“委屈奖”鼓励你应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2019年3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给他们医院的男护师颁发了一个“委屈奖”。
2019年2月15日晚上八点左右,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医院急诊科,一家人都主诉头晕,但按照规定,急诊科室没有权限给小孩治疗的,当时的导诊男护师宋晓峰就帮忙安排,准备将他们转到儿科就诊。谁知小孩的父亲突然吼道:“难受得要死,怎么还不快看病”,说着狠狠一巴掌,打在了背对着他的宋晓峰头上。事后,为了安抚宋晓峰情绪,医院给他颁发了一个“委屈奖”。
同年的12月,贵阳的某医院的一名护士也收到了医院的“委屈奖”。原来当月,一女子带小孩去医院看病,导诊护士询问孩子病情时,女子不耐烦的破口大骂,并动手扇了护士耳光。护士被打至面部软组织挫伤住院。事后医院给被打护士颁发了一个“委屈奖”,并让打人者道了歉。
一声“对不起”,一个委屈奖,抹平了伤医者的暴力行为,他们付出的就只是一句“对不起”罢了。
这种处理方式,是大家公开默认的最佳办法,可故意伤人,一句“对不起”就算了吗?一味地妥协,就能换来别人对医院,对医护人员的尊重吗?
很多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和稀泥只会助长施暴者的威风,灭了自己员工的士气。暴力伤医在这种背景之下越演越烈,医务工作者会越来越心寒。
28部门联手推出惩戒政策,600名“医闹”上了黑名单
形成良好的尊医尊医重卫氛围,从严惩医闹开始。
昨日(6月3日),国家卫健委综合监督局公布了一则消息,根据《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已将174人列为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失信行为人,其中包括疫情隔离期间威胁出诊医生者。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