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托槽(self-ligating bracket)是依赖滑动或转动的托槽盖、栓盖或弹性夹把弓丝固定于托槽槽沟内,免除了结扎丝或橡皮圈对正畸钢丝的捆绑。大大减低钢丝与托槽之间的摩擦 阻力,牙齿所受到的力量也会减少,牙齿移动速度也会加快,生个治疗时间则会有效缩短。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托槽来讲,自锁托槽的这种看似很小的改变,却是固定矫治技术领域中的重要革新。在以往的矫治过程中,正畸治疗移动牙齿需要克服钢丝与托槽 之间的摩擦阻力,摩擦阻力越大,则所需的矫治力也越大,移动速度也随之变慢,矫治时间就会增长。而自锁托槽的主要优点就是可以大大减低钢丝与托槽之间的摩擦阻力。
一、自锁托槽矫正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矫正技术有以下优点:
1、缩短治疗时间。目前有不同公司生产的多种自锁托槽,有一些自锁托槽可以缩短疗程半年以上。
2、便捷,延长复诊时间间隔。传统固定正畸的复诊间隔为4周左右,也就是说病人每月需要到医院调整一次,而使用自锁托槽矫治的复诊间隔可以延长到8~10周,也就是说病人每两个月到医院调整一次即可。
3、人性,免除拔牙。由于自锁托槽的摩擦力极低,牙齿的移动更为容易,所以一些以往需要拔牙治疗的病人现在可以不拔牙治疗。
4、舒适。舒适柔和的矫治力使正畸患者的不适感减轻很多。
5、易于清洁,节省椅旁操作时间。
二、基本矫治步骤和弓丝使用顺序:
(1)初始镍钛圆弓丝阶段
目的:提供接近最适矫治力的轻力,激活牙周膜细胞活性,刺激牙槽骨改建;适当排齐整平错位牙齿;不要求完全纠正扭转;为下一阶段做准备。
弓丝顺序:
1)第一根弓丝:0.013’’CoNiTi(严重拥挤);0.014’’CoNiTi (轻中度拥挤)。
2)第二根弓丝:0.016CoNiTi(就转严重时用,极少用到)。
临床事宜:一般8-10周复诊一次,切忌频繁加力。往往可以在5-6个月中只使用一根弓丝直到进入下一阶段。
(2)高效能方丝阶段
目的:实现完全排齐(转矩、扭转、轴倾角);继续整平;进一步表达个体化弓丝;为进入不锈钢方丝做准备。
弓丝顺序:
1)第一根弓丝:0.016×0.025’’CoNiTi(常规);0.014×0.025’’CoNiTi(扭转明显时)。
2)第二根弓丝:0.018×0.025’’CoNiTi(常规);0.017×0.025’’或0.019×0.025’’CoNiTi(上前牙内倾或过长时)。
临床事宜:6~8周复诊一次,继续保持持续轻力;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确保牙根平行,必要时更换托槽;配合肌肉功能训练。
(3)不锈钢方丝阶段
目的:关闭间隙;牙弓三维关系调整。
弓丝:0.019×0.025’’SS(常规,上颌为主)0.016×0.025’’SS(需要时,下颌使用更多)。
临床事宜:4~6周复诊;轻力;根据个体化弓形弯制不锈钢弓丝;配合相应的颌间及颌内牵引。
(4)精细调整阶段
目的:咬合关系、牙位的细调;固定保持。
弓丝:前一阶段使用的弓丝;镍钛丝、TMA丝或麻花丝(需要较多调整时)
三、自锁托槽矫治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从矫治一开始就将所有牙齿纳入矫治系统。
(2)由于弓丝与托槽间摩擦力极低,弓丝很容易在沟槽中滑动,所以必须在弓丝上加防滑装置,原则是不要妨碍牙齿滑动,不要干扰拥挤的解除。
(3)即使是不拔牙病例,牙弓中也容易出现间隙,拔牙病例更为明显,故在不锈钢丝阶段关闭间隙后,注意保持牙齿之间的接触。
(4)尽量避免使用可能限制后部牙弓宽度调整的装置,如上颌TPA,Nance弓,快速扩弓装置,口外弓等。
目前,自锁托槽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给患者和医生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对于其原理及作用机制我们尚不了解,所以依然要对其进行学习和掌握。
近日,荷兰Groningen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可3D打印的抗菌塑...[详细]
侵袭性牙周炎是发生于全身健康者的进展迅速、有家族聚集性、不同于慢性牙周炎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