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指形体与精神健全面协调。
2.是指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以养阳、秋冬顺应收藏之气以养阴。是指导顺时养生及顺时用药的重要理论。
3.要,有要领,关键之意。密,即致密。谓阳气致密,固,固守,指**固守。大凡阴阳平调的关键,在于阳气的致密,阳气致密于外,**才能固守于内。
4.本,这里指阴阳,人体疾病的形成是由于阴阳的失调,而治病的关键是协调阴阳,所以治病必求阴阳这个本。
5.阳气温煦,推动人体的功能,阴气柔静,生成人体的形质。
6.寒到极点转化为热,热到极点转化为寒,这是以寒热互变的现象,说明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
7.胜,偏胜;病,受损而不足,阴气偏胜则损伤阳气,阳热偏胜则耗损阴液。这是阐明阴阳偏盛偏衰的病机。
8.引,指用**引经络之气来调节虚实,由于人身的阴阳气血、外内上下交相贯通,所以**阳分或阴分,可以调节相对一方经脉的虚实。
9.即祛瘀行水法,去,莝,均指除掉,去除。宛陈,指瘀血、废水。
10.鬼门,即汗孔。净府,指膀胱。是指发汗,利小便的治法。
11.概括脾胃的病理特点,胃属阳,多外感,实证多见,脾属阴,多内伤,虚证多见,亦可推广到六腑病多为实证,五脏病多为虚证。
12.阴,指**正气;阳,指阳热邪气;交,交争之意。阴阳交是指阳热邪气入于阴分,邪正交结而不解,**正气不能制伏阳热邪气的一种危重证候。表现为汗出复热不能食,脉躁盛,狂言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