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项研究显示,结核杆菌可能依靠干细胞从而在人体建立持续的感染。因此,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成为结核病的潜在药物靶标。研究论文12月6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科研人员已经知道结核杆菌通过隐藏在被感染的肺组织的称为肉芽肿的隔间里从而躲避免疫系统。尽管有健康的免疫系统的个体可以启动防御反应,在肉芽肿内部繁荣生长的这种细菌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受到伤害,建立了可能致命的长期感染。Gobardhan Das及其同事研究了让这种细菌在小鼠和人类体内持续存在的免疫逃避的机制。
这组作者发现,这种细菌把间充质干细胞——它们通常见于骨髓之中——吸引到被感染小鼠的脾和肺的感染部位。干细胞的外周集群巩固了这种肉芽肿,保护了结核杆菌免受免疫细胞的攻击。这些干细胞产生了一批免疫抑制分子,包括一氧化氮——它不仅抑制了周围的免疫细胞,也有助于遏制这种细菌的增殖。
这些发现提示,结核杆菌可能通过不让免疫细胞接近它们并且保持肉芽肿内部细菌数量低,从而建立长期感染。因此,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成为结核病的潜在药物靶标。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