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用过期药频发 给整个医疗行业敲响警钟!
2017-02-07 18:45
阅读:1385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我网站曾多次报道医院给患者用过期药事件。近日,山东菏泽市东明县某医院再发医院为癌症患者输入过期近半年的药品事件。
我网站曾多次报道医院给患者用过期药事件。近日,山东菏泽市东明县某医院再发医院为癌症患者输入过期近半年的药品事件。2月5日,该医院回应称,由于护士粗心、值班人员查对不严,导致用药差错,已对涉事护士予以停职,院方已向家属当面道歉。过期药品不能使用,这是人尽皆知的医疗常识。院方的解释无法掩盖医院管理乱象的事实。
医院为癌症患者输入过期近半年的药品
2月5日,患者的侄女王女士告诉记者,伯父今年54岁,因患肝癌,春节前在该医院肿瘤消化科住院。1月30日(大年初三),患者在输液时身体出现了过敏、发痒等不良反应。家属在仔细看了注射的袋子后,发现该输液袋装的是过期药品,“有效日期至2016年8月25日”。
家属找到值班护士要个说法,“当时他们说要拿走输液袋去请示领导,我们没让拿走,而是拍照留证”。患者家属对医院的人员管理和药品管理制度表示强烈质疑。
王女士告诉记者,伯父已于2月3号去世。现在家属就此事件正与医院协商,院方愿意出4万元补偿款。
医院回应:护士粗心、值班人员查对不严导致用药差错
2月5日晚上,医院官方微信对此事进行了回应。院方称,该患者2个月前在该院诊断为肝癌,后到山东省肿瘤医院介入治疗两次,近十天余出现腹胀,进行性加重,呈恶病质状态。由于临近春节,家属知其病情严重,担心其过不去年关,因肝癌晚期于2017年1月13日入住医院肿瘤消化科,并托熟人即该科医生崔某某,要求给予照顾,科室医护人员给予全力治疗,使患者生命得以维持,期间科室还给予其收费照顾。1月29日,值班护士在摆放该患者的常规药品时,发现多了一袋500ml 5%葡萄糖氯化钠液体,少了一袋100ml 5%葡萄糖氯化钠液体,该值班护士为了省事方便,从科室储物间换取了一袋100ml 5%葡萄糖氯化钠液体(当时因为护士粗心,未发现已过期)。第二天由于值班人员查对不严,给患者输上。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严密观察病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当天晚上,医院相关负责人携带礼品到病房看望病人,并表示歉意。2月3日患者自动离院。
院方同时表示,事情发生后,患者家属采取了极不理智的行为,先是到科室大吵大闹,辱骂医护人员,录制视频,配发片面、不实言论上传至网络,在微信、微博上大肆传播。一些媒体和个人借此片面报道炒作,进一步激化了医患矛盾,对医院公众形象造成极大的伤害。其亲属还连续到医院行政办公区大吵大闹,围堵工作人员,医院报警后**民警多次出警劝阻,才制止了过激行为的发生。
在公告的最后,院方称对问题绝不掩盖、绝不回避,诚恳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指导和批评。
卫计局:已经成立6人调查小组
东明县卫计局业务科一名负责人称,对于县医院发生的用药差错事件,卫计局很重视。局里已经成立局长带队的6人调查小组,分别对药品、人员逐一审查。目前相关调查工作正在汇总,结果出来后,将第一时间对外公布。
被注射过期药折射医院管理乱象
在药品管理上,各医院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从医生下单到护士为患者输液,一般需要药库、窗口、护士领取、病房、处置、护士输液等流程,且每一流程都需对药物数量、外观、有效期进行严格审核。同时,对近效期药品,医院有定期清点和清退制度。可以说,只要严格按制度行事,过期药现象很难出现。制度不落实等于零,不可思议的事就会发生。
当然,必须指出,癌症患者死亡与注射过期药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存在多大联系,有待权威部门调查,舆论不宜妄加猜测。
但院方的表现令人遗憾。在对事件的回应中,院方将事件定性为“护士粗心、值班人员查对不严”的个人行为,院方把责任推给护士和值班人员是一种毫无担当的卸责行为,此事不仅是个人过错问题,更折射出医院药品管理的混乱。
正如网友@不忘初心所言:不管病人死亡的结果是否因此造成,不管关系有多大,明显是一起严重的医疗事故。这种事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与医院的管理有直接关系,与医护人员的医德有直接关系。不从自身找问题,还强调病人病情严重,推脱责任。还说病人家属找关系照顾了病人,还说事后买礼品看望。找关系就能照顾?用错药仅仅观察、买礼品看望就是最有效的补救措施?这些举动非常明白地暴露了医院管理混乱。
无论真相是什么,这家医院给患者注射过期药的事实是板上钉钉的,仅此一点足以给医院乃至整个医疗行业敲响警钟!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