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平均住院日 过犹不及
2016-11-07 20:43
阅读:1730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近年来,在中国新医改背景下,不少医院将降低平均住院日当成一项考核指标,大有越来越低的倾向!历史实践证实,在不注重临床细节和实际的情况下,一刀切的政策总会遇到各种反弹,医院平均住院日也一样,过度要求,过度神秘化,都未必科学。
近年来,在中国新医改背景下,不少医院将降低平均住院日当成一项考核指标,大有越来越低的倾向!历史实践证实,在不注重临床细节和实际的情况下,一刀切的政策总会遇到各种反弹,医院平均住院日也一样,过度要求,过度神秘化,都未必科学。
平均住院日(Average Length of Stay,ALOS)指一定时期内每一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是一个评价医疗效益和效率、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等于“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与“出院人数”之比,即:平均住院日=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出院人数。
平均住院日是反应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和医院总体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是集中表现医院管理、医院效率和效益较重要而敏感的指标。缩短ALOS,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是医院发展的大势所趋。另外,平均住院日也是评价医院工作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综合指标,其全面地反应医院的医、护、技力量和医院的管理水平。在确保医院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能使医院在实现资源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减少患者的直接和间接费用,达到医院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但医院平均住院日并非越短越好,应当按照临床路径,在确保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诊疗质量的前提下确定。许多手术病人、重危病人、肿瘤病人、心脑血管病人、复合伤病人等,在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唯一神圣效率考核指标的医院中,都会有可能得不到正确、适合的医疗过程的担扰:要么术前准备不充分,可能过度草率;要么治疗过程过于简单,导致过分追求短平快。
那么,不少医院为何会过度缩短平均住院日呢?有些地方追求平均住院日指标是因为如同北京、上海、广州一样,住院患者人满为患,必须加快周转才能应对;有些地方医院都知道医院运行前三天,效率、效益最好;有些地方则可能是为医保结算利益的最大化提出这样的要求。这些地方都没有从患者的医疗权益及医院的医疗规律与规范考虑,过度缩短平均住院日导致了许多违背医学和医院管理学规律性的事情。
医院平均住院日可以有,但应当回归平常,可以有一个控制要求和空间,也可以设置一些牵制性指标,如疾病分层不下降,手术级别不下降、加强临床路径建设。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