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究其原因,主要是:用药信息不充分,给药剂量不准确,药物剂型品种及规格单一,产品安全包装欠缺,监护人知识水平仍待加强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简称“儿中心”)是国内首个通过JCI评审及复评审的儿童专科医院。在改善儿童用药安全方面,医院做了诸多努力与尝试,成果显著。这也和安全用药的“把关人”——药师们的尽职尽责,密不可分。
3道关卡 减少“错开药”
在儿中心,每盒药物从电子处方签发,到抵达父母手头,至少要经历3道关卡。
第一,“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俗称“红绿灯”系统。该系统有较完备的资料库,药物说明书全面,配伍禁忌很实用。对于已经确定存在配伍禁忌的处方,一旦出现,系统就会发出红色警告。
第二,医院自主研发的儿童合理用药系统。该系统收录了院内列名药物的详细使用方法,结合儿童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预先设定了警戒线。若输入信息和系统本身设定的资料不符,如剂量过高或过低,或给药途径错误,那系统就会发出警示。
上述两套电子系统的筛查、分析,能拦下很多显而易见的错误。
第三,药师人工审核。医生开出的每张处方,都要经过药师的人工审核。审核遵循“四查十对”的原则。
“四查”包括:查看处方,查看药品名,查看配伍禁忌,查看用药合理性。
“十对”包括:核对科别,姓名(处方上的名字和就诊名是否一致),年龄(是否在用药范围内),药名(系统发出的指令和处方是否吻合),剂型,规格,数量,药品性状,用法用量,临床诊断。
任何一方面出现差错,药师就会驳回处方,请医生重新医嘱。
出版处方集 确保“正确开药”
儿童用药专用剂型少、规格单一,临床医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钻研药物使用。这时就需要药师协助,尽可能多地收集药物实用信息,完善使用意见,并给临床医生以指导。
为了确保每个临床医生都能掌握最新、最全的用药信息,儿中心每年会举办一次全院考试。考试结果会反映出临床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首次考试不通过者,需要进行补考,直到合格为止。这是大面积覆盖正确用药知识的途径。
此外,药剂科定期针对抗生素类药物、抗肿瘤类药物、高危药品等,开展临床医生培训。比如,抗生素使用指南一旦更新,药师会对比两个版本间的差异,开展内部学习。随后,药剂科在院内展开培训,确保每一位会用到该药的临床医生,都能熟悉新旧版指南的差异。
针对儿童用药信息的不充分,药师对全院药品进行了梳理,整理成具有儿童用药特色的“处方集”.大家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及用药指南,参考西方国家及与中国人体质更加接近的日本数据,集结成册,为儿中心的临床医师开具处方,提供了详实的参考依据。
标准流程 实现“用好药”
儿中心开设了上海首个24小时静脉配置中心(PIVAS),全院输液集中冲配,随配、随用,紧急医嘱提供15分钟供药的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保障输液安全。并将护理人员从冲配药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回归护理本职工作,为医院创建无哭声医院提供了保障。
住院口服药物按单剂量给药调剂,儿童剂型少,有时需要将一片成人用片剂或一颗成人用胶囊,分成1/2或1/4,甚至更小剂量使用。在病房药房,药剂科研究、摸索出一套药品切割的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作业程序),细化到具体剂量、步骤,确保质量准确。
此外,病房药房还实施“一对一”带教。即一名资深病房药师和一名新人结对子。药品性状不一,有一些易碎,有的则硬而难分割。此时,资深药师就会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帮助新人,选择合适的方法、工具。
门诊用药咨询:四类问题最常见
监护人用药知识高度,影响着儿童用药安全。加强用药教育也是儿中心临床药学的服务重点。药剂科在门诊药房设立药品咨询窗口,由高年资药师提供用药咨询及用药教育小册。
从收集的问题来看,父母的用药疑问集中在四方面。
第一,药品使用方法:主要集中在滴鼻剂、喷鼻剂及其他特殊剂型的使用。针对这一问题,门诊大厅及病区即将投放用药教育宣传片,宣传用药常识及演示特殊装置药品的使用方法,如治疗哮喘的吸入剂等。
第二,药品不良反应:过敏性疾病治疗药物中往往含有激素。父母十分担忧,疑问也很多。
第三,药品疗程: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最常见。如“开了两盒,都要吃完吗”,或“吃完还要开吗”,或“最多能吃几天”.
第四,营养品使用:如是否要补钙、补锌、补微量元素,会不会中毒。
从2012年起,儿中心药剂科每年开展“我‘药’健康”儿童合理用药进社区系列活动,发展了许多志愿者。科室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龙猫药师”(totoromum),旨在普及儿童合理用药知识,为家属提供用药咨询服务的通过网络交流,定时发布用药小知识。
药师的感受是,父母的领会、执行力都明显高于老辈。当父母、老辈同时带孩子来就诊时,应该加强对父母的用药说明方法,培养其安全用药意识。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