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代表、委员为“儿科医生荒”开药方

代表、委员为“儿科医生荒”开药方

2016-03-07 21:22 阅读:1076 来源:健康界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作者:郝兰兰 摘要:2016年全国两会尚在进行中,代表、委员们带来的议案、提案、建议中,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当属儿科医生荒,各地代表、委员纷纷为解决这一难题进言献策。 北京卫计委主任方来英:为解决儿科医生荒难题,市**各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

    作者:郝兰兰

    摘要:2016年全国“两会”尚在进行中,代表、委员们带来的议案、提案、建议中,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当属“儿科医生荒”,各地代表、委员纷纷为解决这一难题进言献策。

    北京卫计委主任方来英:为解决“儿科医生荒”难题,市**各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解决儿科医生紧缺的工作方案,涉及基层建设、儿科医生待遇、技术发展前景、教育体系培养儿科医生、儿科医生职称等。这是一个综合施策,都要有具体政策,光靠喊口号是解决不了儿科医生紧缺问题的,目前各部委都在研究,应该在今年年中***具体方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恢复儿科专业的本科招生是解决办法之一,但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改善医生的待遇。儿科医生是最突出的,因为儿科医生开药少、处方少。实际上,不光是儿科医生,还有急诊医生、产科医生,待遇都很成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学教授丁洁:

    保护、爱护现有儿科医护队伍,使他们从业中有自豪感、使命感。建议通过各种媒介宣传处于待遇低、工作累、医患关系紧张的儿科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释放正能量。

    正确认识和理解儿科学是一门***的学科,有自身完整的学科发展史和学科体系,她不是“缩小版”的内科学,学科本身毫无“大小”、“简易”等内涵。因此建议在任何涉及儿科医护人员、儿科学等相关问题的决策中,勿草率行事,避免出现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儿科医生不够内科凑”的怪论。

    由于儿科从业人员面临的工作对象多为孩子及其家长,工作强度、难度和压力远大于成人科室。因此建议调整涉及儿童的诊疗费用,同时通过调整儿童医保报销范围、提高儿童医保报销比例等措施,以补偿儿童诊疗费的增加。

    为儿童健康吸引和留住人才。建议高考、用人等“门槛”对于愿意从事儿科事业的优秀人才不是降低门槛,而是允许学校或医院等“需方”予以优先选择权,这有助于增加从事儿科事业者的职业自豪感,有利于为儿童的健康事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制定针对儿童医院、设有儿科科室的医院的专门的补偿机制,以缓解目前从事儿童诊治、健康保健的机构以及科室“亏本经营”的窘境和困境。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雷冬竹:尽快结合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在切实降低药价的同时,根据产科、儿科工作风险度、工作压力、工作特殊性等特点,相应提高儿科医生的技术服务价格。

    同时一定要加强产科、儿科人才的培养,加强上级医院产科、儿科医生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驻点帮扶力度,鼓励产科、儿科医生下基层帮扶,帮助提高基层产科、儿科医生的诊疗技术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耿福能:建议国家在此方面有政策导向和倾斜,提高儿科医生的报酬待遇和社会待遇,鼓励年轻人喜欢医学、喜欢儿科、报考医科学院,使人才慢慢回流到这个行业。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人社厅副厅长罗良娟:国家卫计委和医院在制度层面上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保障儿科医生的收入在医院至少处于平均水平及以上。

    医院在考核儿科时,要回归公益属性,让儿科医生有更多获得感,体面执业。

    此外,**对医院考评时,要把儿科发展纳入当地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硬指标。譬如,对儿科发展不好的医院,在评定等级时可以进行一票否决,通过“考评”这个指挥棒提高医院发展儿科的积极性。

    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要彻底解决儿童看病难的问题,还得从加大医疗服务**入手,在体制机制上破题。此外,还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提供儿科医疗服务;全面发挥互联网功能,探索设立儿科互联网诊所、医院等。

    **界别委员高美琴:首先,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切实提高儿科医生的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其次,加大儿科医生培养力度,在全面恢复儿科本科专业招生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分流政策,加强儿科医生的就业引导和政策扶持,以吸引更多临床专业毕业生分流专攻儿科。

    最后,要积极探索建立儿科专业“5+3本硕连读、本科与住院医师规范化一体培养”的培养模式,从招生源头吸引优秀生源从事儿科专业。同时要加强儿科医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荣誉感,更好实现其职业价值。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