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是排名第十的死亡原因,并且过去十年间**率上升16%.蓄意中毒是**的主要方式,不像其他暴力方式那样普遍致命,服毒**的幸存者较多,这也为我们开展二级预防提供了机会。然而,首次服毒后幸存者未来的长期**风险我们还不甚了解。
为明确首次服毒**未遂后,个体的死亡率及其他方式的**风险,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
研究人员使用多元联系卫生保健数据开展了一项人群队列研究,对加拿大安大略省2002年4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首次发生蓄意中毒并且幸存的参与者数据进行跟踪,直至2011年12月31日或个体死亡。研究人员对每位纳入的参与者在相应人群中随机选择一名无蓄意中毒史的个体作为对照(年龄相差不超过3个月、性别、日历年均匹配)。
将首次服毒出院后个体的**风险作为主要分析。次要分析探究**相关因素,并检验个体由意外或其他原因导致死亡的风险。
结 果
◇研究共纳入65784名首次服毒后出院的患者,其中18482人(28.1%)年龄小于20岁。平均随访时间为5.3年(四分位距,3.1-7.6年),随访期间4176名参与者死亡,其中976人(23.4%)死于**。
◇与对照组相比,有服毒**史的个体**风险明显增加(危害比,41.96;95% CI,27.75-63.44),服毒**史个体与对照组的**率分别为(278 vs. 7)/10万人每年。
◇自出院至完成**的中位时间为585天(四分位距,147-1301天)。
◇与**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较大、男性、发生多种方式服毒、社会经济地位较高、抑郁、近期精神科护理。
◇发生首次服毒的个体死于意外(危害比,10.45;95% CI,8.10-13.47)或其他全因死亡(危害比,5.55;95% CI,5.12-6.02)的风险也更高。
研究人员发现,首次服毒是未来**与过早死亡的强预测指标。服毒出院后的较长时间,个体仍有较大**风险,这也强调我们积极开展纵向持续二级预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Yaron Finkelstein, Erin M. Macdonald, et al. Risk of Suicide Following Deliberate Self-poisoning JAMA Psychiatry. Published online April 01, 2015.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14.3188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