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王荫华
力荐将“记忆评估”纳入成人体检项目
点击进入下载页面>>>2014 中国记忆体检专家共识
“记忆评估”亦可称为“记忆体检”,是指针对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所进行的一种不同于躯体检查的认知功能测查,具有专业特殊性。为了保障大脑及记忆健康,通过筛查可以发现潜在的记忆与认知问题及危险因素,评估痴呆风险,提出早期的预警与健康管理防止计划,以帮助患者采取更积极的措施降低向更严重的认知损害发展的几率,延缓痴呆的发生与进展。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ADC)专家高瞻远瞩,提出将“记忆评估”纳入例行的健康体检,加入痴呆风险的评估,在常规体检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且与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确定的2014年世界老年痴呆日主题“减少风险,预防痴呆”不谋而合。
痴呆是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老年痴呆的重灾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痴呆患者逐年增长。2013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达1.32亿,痴呆患者约为1000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600万。我国已成为老年痴呆第一大国,痴呆患者占亚太地区的40%,占世界的约1/4.
我国人口现状是“末富先老”,在经济尚未达到发达水平的时候,社会人口老龄化却已经到来,加上我国“4:2:1”的特殊家庭结构,比起其他国家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来得既“早”又“快”,伴随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痴呆患者数量逐年增长,痴呆给家庭及社会将带来更多的精神及经济负担。
现代科学认为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有可能预防和延缓痴呆的发生和发展,虽然老年痴呆病因尚不明确,但早期发现、科学治疗能够缓解症状、延缓病程;如对危险因素及早干预,则对预防痴呆意义重大。
最新的研究表明:AD发病前20-30年其脑内已经发生了各种生物标记物的改变。患者在出现痴呆症状前有轻度认知障碍(MCI)期、在MCI前又有主观认知损害(SCI)期,这就需要我们医生将痴呆的预警提前,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提高患者和家人的生活质量。而记忆障碍筛查是早期发现认知损伤的唯一而且简要的方法。由于我国各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目前健康体检已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广泛开展,体检项目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人体内脏器官,如心血管、呼吸、消化以及内分泌系统等,甚至包括了一些应用腔镜技术等的肿瘤筛查。但唯独没有认知功能的检查,“记忆体检”仍属空白,特别是对老年群体而言,失去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机会。当家人发现患者出现症状时,多已失去最佳治疗期,造成老年痴呆防止工作中的极大遗憾。记忆检查或痴呆筛查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健康的基本需求。因此,记忆体检不仅是早期发现痴呆的重要途径,可减少痴呆患者漏诊或延迟诊治,更是早诊断和早治疗痴呆的不可或缺的前提。
ADC倡议在例行的健康体检中增加记忆体检,对65岁以上所有老年人进行常规记忆障碍筛查。
[点击查看原图]
为确保记忆体检的质量,ADC牵头组织全国数十位专家,就记忆体检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资质条件、受检者及其权益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历时3年,经过多次认真讨论,最终形成了“中国记忆体检专家共识”,本期《中华内科杂志》全文刊登。希望通过本共识的实践与修订,确保记忆体检的质量,并逐步形成统一的国家标准与规范。
作为ADC的名誉主席,在痴呆研究领域耕耘多年的学者,我认为“中国记忆体检专家共识”是防止老年痴呆的重大举措,力荐将共识进行推广,并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以利于在我国全面实施。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关注大脑及记忆健康,减少风险,预防痴呆。预防胜于治疗!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2014年12月第53卷第12期
知识链接
一、记忆体检的适宜人群
1.65岁以上老年人需要进行每年的例行记忆检查。
2.对于65岁以下成人,具备下述危险因素之一者建议进行每年的例行记忆检查:(1)有症状/无症状脑血管病患者;(2)明显脑白质异常的患者;(3)有脑外伤病史的患者;(4)脑动脉狭窄患者;(5)帕金森病患者;(6)有昏迷、休克、癫痫发作等病史的患者;(7)有一氧化碳中毒病史的患者;(8)安眠药物成瘾患者;(9)有痴呆家族史者;(10)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等多重危险因素者;(11)合并心肌梗死、心房颤动、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1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13)全麻手术后患者;(14)髋骨骨折患者;(15)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6)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7)叶酸、维生素B12缺乏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8)已知血清学检测梅毒、HIV阳性者。
3.有记忆减退等主诉者,无论年龄是否在65岁以下,都应每半年进行1次记忆检查。对于存在上述危险因素而无记忆减退主诉者,建议每1年进行1次记忆检查。
4.在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体检以及社区居民的常规健康体检中,我们建议增加记忆检查项目,鼓励自愿选择记忆体检,并作为健康评估档案的一部分。
二、神经心理量表推荐
(一)认知功能评估
常用工具推荐:知情者评估选用AD8、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患者评估选用简易认知评估(mini—Cog)、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MES)。
有条件者可选用测查不同认知领域的神经心理测验,如记忆功能的听觉词语学习测验(HVLT),或逻辑记忆测验(DSR)、语言功能的Boston命名测验和/或言语流畅性测验、注意功能的数字广度测验和/或数字-符号转化测验、空间功能的线方向判断测验(JLO)和/或复杂图片模仿测验、执行功能的连线测验(TMT)和/或Stroop色词测验等。
1.AD8:是识别早期痴呆的一项简单敏感的筛查工具,常作为知情者评估的工具。以≥2分为认知损害的界限分值。
2.IQCODE:是评定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问卷,常作为知情者评估的工具。它采用简短问答的形式,没有操作性的内容,所以适合于电话筛查和信函筛查。
3.mini-Cog:是极简短的认知筛查工具,学习3个单词后接着画钟,画钟后回忆3个单词,画钟2分、3个单词回忆3分,满分5分,≤3分为有认知功能受损。
4.MMSE:是国内外应用最广的认知筛查量表。对痴呆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但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可能不敏感。总分30分,检查结果与教育程度有关,国内识别痴呆的划界分值为:文盲组≤17分、小学组≤20分、中学组≤24分,对于受过高等教育者,划界分值可提高到≤26分。
5.MoCA:对识别MCI及痴呆的敏感性较高,耗时约15 min,总分30分,在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MoCA的划界分值有差别,在22——26分之间。缺少与教育程度相关的判断阈值,对文盲和低教育程度老人的适用性较差。
6.MES:适合各种教育程度人群(没有需要握笔的项目),耗时短(约7 rain)。满分100分,划界分值为75分时识别MCI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
(二)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评估
1.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ADL共有14项,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共6项(上厕所、进食、穿衣、梳洗、行走和洗澡);二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共8项(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药和自理经济)。每项4分,满分56分,低于16分为完全正常,大于16分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
2.照料者负担量表(ZBI):是随访家庭老年人护理者负担的有效工具。包括个人负担和责任负担2个维度,共22个条目,5个等级,满分110分。用来预测抑郁症风险的ZBI临界值在24—26分之间。
(三)精神症状评估
1.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是评估患者行为障碍的知情者问卷。对痴呆患者常见的10种异常行为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评估。包括1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得分为发生频率×严重度。
2.老年抑郁量表(GDS):是老年人的抑郁筛查表。该量表以30个条目代表了老年抑郁的核心,包含以下症状: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惹、退缩、痛苦的想法,对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消极评价。满分30分,≤10分为无抑郁症状,11——20分为可能有抑郁症状,≥21分为肯定有抑郁症状。
让我们首先从抗血小板疗法来进行讨论。毫无疑问的是,阿司匹林对于卒中的二级预...[详细]
研究者正在尝试使用一种有力的影像学检查工具,对难以寻觅的癫痫病灶进行定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