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无汗身痒治验

无汗身痒治验

2011-12-07 10:36 阅读:179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王某,女,72岁。2010年10月8日初诊。全身起风团样皮疹,无汗身痒,甚则皮肤焮热,如蚁咬状感觉,痛苦难忍,经中西医治疗两月余,症状未减。刻诊:皮肤干燥无汗,皮屑颇多,可见散在风团样皮疹。口干欲饮,纳食不佳,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光剥,少苔,六脉细数

    王某,女,72岁。2010年10月8日初诊。全身起风团样皮疹,无汗身痒,甚则皮肤焮热,如蚁咬状感觉,痛苦难忍,经中西医治疗两月余,症状未减。刻诊:皮肤干燥无汗,皮屑颇多,可见散在风团样皮疹。口干欲饮,纳食不佳,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光剥,少苔,六脉细数。辨证为津液亏损,肌失濡润。治当益胃生津,兼以祛风凉血。处方:太子参15克,沙参12克,土茯苓15克,忍冬藤12克,麦冬15克,玄参15克,生地18克,白蒺藜10克,天花粉9克,甘草5克。4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后,舌心光剥明显缩小,大便正常,身热刺痛消失。唯风团疹未尽除。前方加白鲜皮10克,紫荆皮6克,丹皮10克,续服5剂而愈。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年老之人,津液已亏,无以润泽肌肤,忽受外邪,突起风团、风疹,津亏则无汗,无汗则阳气悱郁,郁而成水湿。故方以土茯苓、忍冬藤、白蒺藜,祛风除湿;太子参则意在益气生津;玄参、生地、麦冬、沙参,共起养阴生津凉血之效。《伤寒论》196条云:“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即说明此证乃胃气久虚,津液亏乏,不能蒸汗外出,肌肤失养,以致无汗身痒。故养阴增液,实乃治之有据。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