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微博等网络上流传“北京一医生在火车上救助急产孕妇,被南京**认定为非法行医并判决赔偿1.4万余元”的帖文。随后,北医三院及南京市中院公开辟谣,并向**机关报案。目前,案件已查明,河南医务人员尚某为发泄不满,制造事端,已接受治安处罚。
6月27日左右,“李芊医生异地救人被诉”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内疯传。帖子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执业医师李芊在火车上帮助产妇生下孩子,但因为孩子羊水吸入性肺炎,李芊被患者诉至雨花台**,赔偿将近1.4万。该帖还声称,该案已于6月23日宣判。
6月28日,北医三院和南京**都对这一“不实消息”进行回应。北医三院通过微信发布声明,该院并无李芊医师。身处漩涡中的南京市中级人民**,经过一番调查后,公开辟谣,并且向南京市警方**报案。
接到报警之后,南京警方迅速立案开展调查,在河南省**机关支持下,发现查明谣言的始作俑者为河南一男性医务人员尚某。
7月6日下午,南京警方通过其新浪微博平台@平安南京发布消息,“医生列车救助产妇被南京**认定为非法行医”被证实为谣言;谣言捏造者为河南省的医务人员尚某;**机关已依法对其治安处罚。至于犯罪动机,据尚某交代,“因其认为有关法律中的相关条文对医护人员的保护不够充分,为发泄不满,吸引眼球,于6月26日晚10时许,凭空捏造该虚假帖文,即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后被网民大量转发传播”.
至此,“李芊案”就此告于段落。多数网友对这一调查结果表示认可。但也有医务人员在微博上吐槽,认为这篇文章虽属捏造,但多少能反应医生们的尴尬处境,“医生护士被打,就没见你们行动这么迅速,执法这么严。”
“李芊案”在短时间内引发巨大反响,甚至**部都进行网络辟谣,这背后确实隐含着医生群体和社会的焦虑。医生的焦虑是,在医患关系并不太融洽的现实下,自己肩头治病救人的责任和合法权益该如何权衡?若现实果真如此可悲,自己救死扶伤的职业情怀该如何安放?社会的焦虑是,在危急重症的“生死关头”会不会有人伸手相救?如果施救不当,可能会产生怎样的法律责任?这些都是“李芊案”留给我们所思考的。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