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支持脑动静脉畸形保守治疗的观察性研究刊登于2014 年4月 23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目前对于脑动静脉畸形的侵袭性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治疗、手术治疗、和单纯放射治疗,还有多种方法的联合治疗。具体采取什么方法取决于临床治疗组的决定。
目前,学术界对于有动静脉畸形(AVM)非出血性症状(癫痫发作、头痛)或动静脉畸形未破裂的患者的管理是存在争议的。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纳入了204例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为基础的观察研究,分为干预组(包括手术、任何联合栓塞等)和保守治疗组进行比较。
研究人员每年通过邮件和医疗记录监控进行随访。发现主要终点事件是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或≥2年的残疾。次要终点事件是非致命性中风、AVM导致的死亡或尝试性治疗。
在204例患者中,103例行介入治疗,101例行保守治疗。在6.9年的随访中,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在保守治疗组明显少于干预组(9.5 vs. 9.8事件每100人/年;校正后的危险比率0.59)。由于AVM非致命性中风或死亡的终点事件在保守治疗组也显著降低(1.6 vs. 3.3事件每100人/年;校正后的危险比率0.37)。
Journal Watch评论
这些结果为针对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初始保守治疗提供了支持。虽然这项研究是非随机的,但结果与最近的随机试验-ARUBA试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Lancet 2014;383:614),同时,也发现保守治疗相对干预治疗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有些人可能认为脑AVM相当混杂,从而其治疗应该更体现个体化。然而,在更广泛的人群中这种观点是缺乏可信度的。目前这一问题仍需进行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澄清。
随着无创性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的检出率显著提高,对于这些患者应当采取保守治疗,还是积极的干预治疗,目前仍存在较大分歧。支持保守治疗者认为,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自然出血风险相当低,而任何侵袭性治疗的预期治疗相关性并发症风险高;而主张积极治疗者认为,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自然出血的风险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低,积极治疗并不会显著增高风险。
让我们首先从抗血小板疗法来进行讨论。毫无疑问的是,阿司匹林对于卒中的二级预...[详细]
研究者正在尝试使用一种有力的影像学检查工具,对难以寻觅的癫痫病灶进行定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