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密歇根大学综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基因突变,当乳腺癌患者进行抗次激素疗法后往往会出现这种特殊的基因突变,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Genetics上,该项研究或许可以帮助解释为何乳腺癌病人对疗法会产生耐药。
文章中,研究者对11位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转移患者进行研究,这些癌症患者均受到雌激素的影响,而这种癌症也是常见的乳腺癌之一。研究结果显示,在6位患者的雌激素受体中发现了突变,所有的患者都使用芳香酶抑制剂(一种阻断雌激素产生的药物)进行治疗。
与此同时,研究者发现,在病人进行治疗前,这些基因突变不会出现,也就是说,是这种疗法本身引发了患者机体出现这种特殊突变。研究者Dan Robinson博士表示,这就是肿瘤避免激素疗法的途径,当没有雌激素存在时,即当病人使用芳香酶抑制剂时,这些突变就会激活雌激素受体。
从本质上来讲雌激素受体成为了启动开关,而其可以逃避芳香酶抑制剂的作用,从而阻断雌激素受体信号被关闭。研究者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试验试图去理解为何某些人群对抗激素疗法会产生耐药,本文的研究为解释该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如今研究者希望去研究这些雌激素受体如何发挥功能,并且开发特定的药物来关闭或者阻断突变的发生。研究者同时表示,精确的药物疗法或许也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靶向疗法工作的机理,但是目前工作的重点就是开发特定的疗法来抑制乳腺癌患者耐药性的发生。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