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三大索引分别是:《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科技会议录索引》,这些索引里都含有巨大的数据库信息,但除此之外还有其它期刊数据库,例如ISI(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下面就为学者简单的阐述一下ISI数据库来源期刊的收录原则(以示例为主)。
ISI数据库来源期刊的收录原理
ISI创始人Eugene Garfield博士及其同仁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结果表明,相对较小量的期刊发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以下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数据库的一些数据:
.在ISI数据库中,大约150种期刊即能说明被引文献的一半及已出版文献的四分之一。
.85%已出版论文与95%被引论文,集中反应在大约2000种期刊中。
ISI数据库收录了世界8400多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期刊。因此,它的来源期刊不仅在每种学科中最为重要,而且极具代表性。
ISI数据库建库及期刊选择标准基于信息科学家B.C.Bradford的定律。该定律可概括为:
.核心期刊(约2000种)形成了所有学科的文献学基础。
.根据某专业科技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进行递减排列,可形成一个核心区与相继几个区域;由基本核心区形成的期刊群与该专业明显相关,相继区域期刊群与该专业有较弱的相关关系。
.所有科学学科的核心期刊皆存在于2000种期刊中。
Bradford定律描述了文献的分散规律,Garfield定律则说明了文献的集中规律。
以生物技术文献为例,在Biotechnology Citation Index(生物技术引文索引)中,我们选择一组核心期刊,然后再从整个ISI数据库的其他来源期刊中选择与之相关的论文。生物技术的核心期刊集中在约220种期刊中,但个别与生物技术有关的论文却发表在成百上千的其他期刊中。我们可以说,那些很少发表生物技术论文的期刊与本学科有较弱联系,而那220种核心期刊与本学科有较强联系。
ISI将巨大的、具有多种交叉学科的数据库分类后形式成两百多种学科,最初的编辑宗旨是从每种学科中选出最重要、最有国际影响的出版物。ISI数据库是综合性的,但并不能包括全部。ISI选择的是被国际学术机构的研究人员及学者公认有高度价值的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