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科研经费"明细"太"死板"科研人员吃不消

科研经费"明细"太"死板"科研人员吃不消

2013-08-06 11:01 阅读:157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网* 责任编辑:网络
[导读]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原来,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有一整套严格细致的办法。比如,购买仪器设备的钱就不能用于出差调研,想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如果经费中没有列入,就不能参加。通俗地说,就是打酱油的钱不能用于买醋,买醋的钱不能用于打酱油。

    解决令科研人员特别是课题项目主持人苦恼的这些问题并不难。要相信,如何让每一分钱发挥最大的科研效益,也是科技创新发展的热切期盼。

    "过去发愁如何申请到课题,今天科研经费充裕了,却要发愁如何使用".在采访中,经常能听到科研人员类似的反应。科研本身压力就很大,还要分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考虑经费如何合理调配和管理,这让很多科研人员特别是课题项目主持人感到吃不消。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原来,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有一整套严格细致的办法。比如,购买仪器设备的钱就不能用于出差调研,想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如果经费中没有列入,就不能参加。通俗地说,就是打酱油的钱不能用于买醋,买醋的钱不能用于打酱油。

    科研经费中劳务费比例过低也是令课题项目主持人头疼的问题。近几年来,企业研发成本特别是研发人力成本逐年上升,体现出科技创新过程中更加重视人才资源。 但对科研院所、高校等非盈利性机构而言,目前我国的科研劳务费比例最高不超过20%.假如一个科研团队有10位研究生,每位研究生每月的劳务费平均按 1500元发放,全年总共需要18万元。如果按劳务费占科研经费15%的比例计算,课题主持人必须争取到一个每年上百万的课题,但要争取这样一个课题谈何 容易。

    以农业科研为例,课题的完成周期一般为3到5年,也就是说,在申报课题时必须对科研经费未来3到5年的使用有一个明细,而这个明细正是以后管理使用经费的 依据。但在实际执行中,情况可能发生变化。打个比方,现在需要买两瓶醋,但由于申报课题时计划买一瓶醋,打一瓶酱油,这样,多购买一瓶醋的钱就没有了来 源,而打酱油的钱却要如数退回。这也就是在科研经费比较充足的今天,却出现局部经费紧张的情况,影响了科研效率。

    科研院所、高校是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通过适当提高劳务费,吸引更多研究生进入课题组,是科研院所、高校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如果劳务费比例过低,减少研究生的参与,势必影响人才培养。

    加强科研经费严格管理,防止挪用和腐败发生,是科技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不应有丝毫的懈怠,而且还应进一步加强。但是,三五年前申报课题 时预设的经费使用明细,跟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差别。尽管科研人员在申报课题时已经想得比较长远和细致,但较长的时间周期,也在客观上出现了一些无法预料的 情况。而且,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事物的过程,让人在立项时准确说明未来3-5年的事情,实在勉为其难。

    其实,解决令科研人员特别是课题项目主持人苦恼的这些问题并不难,一是适当扩大一点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允许经费使用"明细"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微调;二是建立劳务费、差旅费形成机制,根据物价等因素变化,适当提高劳务费、差旅费比例。

    当然了,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意味着前期审批和后期监督机制要更加明确和严格执行。同时,要相信,如何让每一分钱发挥最大的科研效益,也是科技创新发展的热切期盼。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