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学资源 > 【PPT】女性盆腔疾病CT读片(好资料,值得下载) - 医学资源下载

【PPT】女性盆腔疾病CT读片(好资料,值得下载)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8-06 05:00 阅读:1076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PPT】女性盆腔疾病CT读片(好资料,值得下载)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doctor 资源分类:医疗影像 - x线/CT/MR 资源属性:PPT 资源售价:0 爱医币 资源大小:2.08M 关
【PPT】女性盆腔疾病CT读片(好资料,值得下载)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doctor
资源分类:医疗影像 - x线/CT/MR
资源属性:PPT
资源售价:0 爱医币
资源大小:2.08M
关注入数:1390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载人数:388人
上传日期:2013-01-30 09:02:52
女性盆腔疾病CT读片 子宫颈癌 病理 绝大部分的子宫颈癌为鳞状细胞癌,约占90%,其次为腺癌,约占10%左右。其他类型如小细胞未分化癌、腺鳞癌、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腺癌、腺样囊腺癌等均较少见。 子宫颈癌 大体病理分为三型: (1)内生型:肿瘤向深部浸润生长,主要向子宫颈管壁内浸润,使子宫颈一侧肿大,子宫颈管腔因癌肿生长而狭窄。 (2)外生型:肿瘤呈结节状、菜花状突起,高低不平。 (3)溃疡型:肿瘤向深部浸润,坏死脱落甚至形成空洞,有时子宫颈及穹隆组织可溃烂而完全消失。 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播散途径 (1)局部浸润 (2)淋巴转移 (3)血行转移 子宫颈癌 临床表现 早期为自发或性交后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白色、淡黄色、血性或脓血性,继发感染有恶臭。 晚期下腹痛、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水肿,尿频尿急,里急后重,肾盂积水、肾功能受损。 子宫颈癌 CT表现 1、肿瘤局限于子宫颈 (1)子宫颈增大,直径超过3.5cm,边缘光整,轮廓对称或不对称。增强扫描肿瘤密度低于正常子宫颈组织,其中可有更低密度区提示为瘤内的坏死或溃疡。注意有半数ⅠB期肿瘤呈等密度,仅能有子宫颈增大作出诊断。 子宫颈癌 (2)子宫颈旁未见明显的异常软组织条状影或肿物,不要将正常的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误认为肿瘤外侵。 (3)输尿管末端周围脂肪间隙清晰。 (4)子宫颈管阻塞可引起子宫腔积液。 子宫颈癌 2、子宫颈旁肿瘤浸润 (1)肿瘤已超越子宫颈间质环,子宫颈外侧边缘不规则或模糊。 (2)子宫颈旁软组织内明显的不规则增粗条索影或软组织肿物,但与盆壁间应有厚度至少为3~4mm的脂肪间隙相隔。 (3)输尿管末端周围脂肪间隙不清晰,尚应警惕输尿管末端梗阻受侵引起肾盂积水的可能。 子宫颈癌 3、盆壁受侵 肿瘤向外浸润可侵及闭孔内肌,向外后方可侵犯梨状肌。CT表现为肿瘤与肌肉之间有粗条索状影相连,肿瘤与肌肉之间的脂肪间隙少于3mm,也可表现为肿瘤直接与盆壁肌肉融合。 子宫颈癌 4、直肠或膀胱受侵 (1)直肠或膀胱壁呈锯齿状增厚或肿瘤结节向直肠或膀胱腔内突出为肯定的侵犯征象。 (2)直肠或膀胱周围脂肪间隙消失为可能受侵征象,如果还出现该脏器壁不对称增厚,则可诊断为肯定受侵。 子宫颈癌 (3)子宫颈肿瘤只是贴邻膀胱或直肠,不能确定该脏器粘膜是否受侵,只能根据临床表现进一步膀胱镜或结肠镜检查。 (4)膀胱尖部或底部病变往往不能显示。 子宫颈癌 5、淋巴结转移 盆腔淋巴结大于1.5cm,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大于1cm提示淋巴结转移。如果肿大淋巴结边缘不锐利,中央有更低密度区是更可靠的诊断转移淋巴结的证据。 子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坏死 宫颈癌坏死 宫颈癌坏死 宫颈癌一侧蔓延 宫颈癌一侧蔓延 宫颈癌浸润 宫颈癌浸润 宫颈癌浸润 宫颈癌浸润 宫颈癌浸润 宫颈癌浸润 宫颈癌侵袭子宫旁组织 宫颈癌侵袭右侧子宫旁组织 宫颈癌侵袭膀胱和直肠 宫颈癌侵袭阴道 宫颈癌ⅡB 宫颈癌ⅢB 子宫颈癌Ⅳ期 宫颈癌膀胱瘘 宫颈癌膀胱瘘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 宫颈癌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 宫颈癌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 宫颈癌复发侵蚀骨骼 宫颈癌复发侵袭骨骼和肌肉 宫颈癌侵蚀盆壁 宫颈癌肾盂积水 宫颈癌肾盂积水 宫颈癌复发 宫颈癌复发 宫颈癌复发 宫颈癌复发 宫颈癌复发侵袭左侧盆腔壁 宫颈癌复发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子宫内膜癌 病因 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 高龄妇女的疾病,多发生于绝经后。发病危险因素有肥胖、未孕、晚绝经、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肿瘤(主要是产生雌激素的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瘤)以及外源性雌激素等。 可同时或不同时发生乳腺癌、卵巢癌或大肠癌。 子宫内膜癌 病理 大体病理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以弥漫型居多。 弥漫型肿瘤累及大部分或全部子宫内膜,呈多发息肉状或绒毛状填充于子宫腔内。 局限型是局灶的斑块、息肉或结节,多位于子宫底部或子宫角附近,有时多发。 子宫内膜癌 组织学类型以腺癌最多,约占75%~80%,预后较好。其他少见类型有浆液性腺癌、粘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等。 组织学分化级别是根据肿瘤的结构(病变内实性部分的比例)和细胞核异型性的程度分为G1、G2 、G3三级。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级别与预后有关。 子宫内膜癌 播散途径 1、直接蔓延 2、淋巴转移 3、血行转移 子宫内膜癌 临床表现 平均年龄55岁,40岁以下仅占5%~10%。最常见的症状是子宫出血。由于大部分患者在绝经后发病,子宫出血极易引起患者的重视,因此就诊时多属早期(Ⅰ期)。继发感染可以引起阴道异常分泌,常有恶臭。晚期肿瘤压迫神经丛可引起持续性的腰腿痛。 子宫内膜癌 CT表现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主要根据内膜的组织学检查。影像学的检查价值不在于诊断,而在于肿瘤分期。 1、子宫腔扩大,内有软组织密度肿物,其密度低于强化的正常子宫肌。肿瘤呈菜花或结节状,周围可为更低密度的子宫腔内积液所环绕,也可填充全部子宫腔。 子宫内膜癌 2、肿瘤侵犯肌层时强化的正常子宫肌有局限或弥漫性低密度,肌层变薄。 3、子宫下段或子宫颈、阴道阻塞时,子宫腔内积液(积血或积脓)及(或)有坏死碎屑,使子宫腔扩大,壁薄,厚度不均,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偶可因坏死组织内细菌生长而产生气泡。 子宫内膜癌 4、附件受侵表现为与子宫相连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形态不规则。 5、盆腔或腹膜后转移淋巴结,盆壁直接蔓延受侵,所见于子宫颈癌相仿。 6、腹腔内播散表现为腹水、腹膜、肠系膜或网膜不均质肿块,大者可将临近肠管包绕其中。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复发 子宫肉瘤 子宫非上皮性恶性肿瘤很少见,以子宫平滑肌肉瘤最多,肉眼形态与子宫肌瘤相似,有清楚的假包膜,也可以弥漫生长。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肉眼形态与肌腺病相似。恶性苗勒管混合瘤呈息肉状向子宫腔突出。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征性,只能根据显微镜检做出诊断。 子宫肉瘤 子宫肉瘤 子宫肉瘤 子宫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 间质肉瘤 子宫肉瘤种植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卵巢恶性肿瘤 分类 按组织学分类,上皮源性肿瘤占绝大多数,其中以浆液性和粘液性囊腺癌最常见,子宫内膜癌和透明细胞癌少见。 另一类为胚胎性肿瘤,如恶性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和绒癌等,少见,发生年龄较轻。 卵巢恶性肿瘤 病理 1、浆液性囊腺癌:为最常见的原发性卵巢癌,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40%~60%,双侧者达50%,绝大多数由浆液性囊腺瘤恶变而。早期包膜多完整,中等大小,半囊性或囊实质性。显著特点囊壁上有乳头状突起,穿透瘤壁种植在腹膜、大网膜及腹盆腔脏器表面,产生大量腹水。肿瘤切面可见大量乳头状突起、坏死和出血的囊性区。 卵巢恶性肿瘤 2、粘液性囊腺癌:占原发性卵巢癌的15%~20%,双侧者占25%,系由粘液性囊腺瘤所衍变。肿块常多房,囊内可见乳头状增生,表面光滑。囊壁破裂后,粘液样内容物流入腹腔,种植于腹膜表面,形成假性腹腔粘液瘤。肿块切面显示多数境界不清的囊腔,分布于实性肿块中,并有坏死及出血区域。 卵巢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早期无特殊症状,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外形不规则。肿块向周围组织浸润或压迫神经时,引起腰痛或坐骨神经痛。压迫盆腔静脉,可有下肢浮肿。常伴发胸腹水,为血性。晚期病例出现消瘦、贫血、低热和乏力等恶病质症状。 卵巢恶性肿瘤 CT表现 1、原发病灶 (1)多房囊性肿块 (2)不规则厚壁囊肿 (3)部分囊性、部分实性肿块 (4)分叶状实质性肿块 卵巢恶性肿瘤 2、腹腔转移 (1)大网膜转移 (2)腹膜腔播散种植 3、腹水 4、淋巴结转移 5、其他 卵巢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下列征象支持恶性肿瘤:卵巢囊性肿块软组织成分较多且呈乳头状突起,囊壁增厚且不规则,囊内多个间隔且厚度大于3mm,静脉注射造影后明显增强。如发现转移的证据,则可做出肯定的诊断。 相反,如肿块壁薄、细条样间隔、软组织成分较少、边缘光滑等则趋向于良性囊腺瘤的诊断。 肿块的大小对鉴别没有意义。 实质性卵巢癌多考虑为转移性。 卵巢癌 卵巢癌 卵巢癌 卵巢癌 卵巢囊腺癌 卵巢癌钙化 卵巢癌种植转移 卵巢癌种植转移 卵巢癌扩散 卵巢癌扩散 卵巢癌扩散 卵巢癌肝、脾种植 Krukenberg 氏瘤 约6%卵巢肿瘤为其他盆腔或腹部肿瘤转移而来。所谓Krukenberg 氏瘤是指含大量印戒细胞的转移瘤而其间质来自卵巢间质。绝大多数Krukenberg 氏瘤是从胃转移而来,但亦可来自乳腺、肠或其他含粘液腺的器官。肿瘤可能是经主动脉旁淋巴管逆行转移,血行或经腹膜播散而至卵巢。 Krukenberg 氏瘤 Krukenberg 氏瘤一般为双侧肾形实性肿块。患者因盆腔肿块或腹大而就诊。大多数病人已确诊有原发肿瘤,但少数则因Krukenberg 氏瘤而初次就诊。预后差,患者90%于1年内死亡。 CT表现:双侧卵巢实性肿块,无特异性。 Krukenberg 氏瘤 卵巢良性病变 病理 1、卵巢囊肿:分为单纯和功能性,后者包括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卵泡膜细胞黄素囊肿等。多数为单个,直径小于4cm,单房、壁薄、边缘光滑,无分隔及软组织成分。囊液稀薄,颜色变化较大。 2、浆液性囊腺瘤:最常见良性卵巢肿瘤之一,30岁~40岁多。单房者为主,多房者少见。囊液稀薄,草黄色或棕色。囊壁内面光滑,部分伴乳头状软组织突起,若乳头穿破囊壁,则可向腹膜表面种植。肿瘤间质或乳头状组织中可有钙盐沉着,形成沙粒体,是该肿瘤的一个特征。浆液性囊腺瘤恶变率可达30%~50%。 卵巢良性病变 3、粘液性囊腺瘤:多数发生在25~45岁育龄妇女,是人体中最大的肿瘤之一。肿瘤表面光滑,灰白色,半数为多房性,内含草绿色或棕色粘性液体。囊壁破裂,内容物流入腹腔,种植于腹膜,产生大量粘液,形成“假性粘液腹膜瘤”。粘液性囊腺瘤恶变率5%~10%,多见于绝经后妇女。 4、良性囊性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也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肿块由2或3个胚层成熟组织组成,但以外胚层为主。表面光滑,灰白色,囊壁较厚。囊内常见皮脂样物质和毛发,亦可见牙齿、骨及脂肪组织。由于囊内容物分布不均,囊壁厚度可不一致。易发生蒂的扭转。 卵巢良性病变 临床表现 卵巢囊肿、囊腺瘤和畸胎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生长速度缓慢,初时无自觉症状,待腹部膨大,或体检时偶尔发现。月经一般无异常,黄体囊肿可并发月经异常。肿块异常增大时,可有坠胀感或压迫症状,如大小便困难。可出现腹水。妇检肿瘤一般与子宫不相连,在宫体一侧扪及,以表面光滑、囊性活动者居多。 卵巢良性病变 CT表现 1、卵巢囊肿:占临床上附件肿块的绝大多数。附件或子宫直肠陷窝处囊性肿块,边缘光滑,境界清楚,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一般5cm左右。囊肿密度均匀一致,CT值近似水。壁薄,CT常不能显示,内无间隔或软组织成分。具此典型表现占30%左右。大部分囊肿并非十分典型,如囊液密度较高,与正常卵巢交界处局限性壁增厚,出现细条样单个间隔。极少数出现多个间隔,囊壁不规则增厚及软组织乳头状突起,难以和囊腺瘤或囊腺癌鉴别。 卵巢良性病变 2、囊腺瘤:卵巢最常见的肿瘤。 典型浆液性囊腺瘤一般较大,直径可达10cm左右,壁薄、均匀一致,囊内液体CT值近似水,单房多见 ,部分可见多个细条样间隔。乳头状软组织突起及厚壁表现不多见,少数囊壁内或软组织中可见沙粒体。 粘液性囊腺瘤一般较浆液性为大,直径一般大于10cm,囊内液体粘稠,CT值高于水
立即下载: 【PPT】女性盆腔疾病CT读片(好资料,值得下载) - 医学资源下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