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2023年版)》(以下简称《清单》)的通知。本《清单》自2023年12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清单》规定了3类专业8项违法情形的处理办法,包括职业病防治、医疗废物管理、医疗机构护士培训情形。
涉及职业病防治的6项违法情形
包括: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没有或未按照规定上报、公布的;未按照规定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或者未配备专职或者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未按照规定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的;未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未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的;未按照规定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的。
涉及医疗废物管理的违法情形
包括使用医疗废物警示标识损坏的专用运送工具运送医疗废物。
涉及医疗机构护士培训的违法情形
指未制定、实施本机构护士在职培训计划或者未保证护士接受培训。
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予行政处罚情形(需同时满足)包括初次被发现、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只要符合不予行政处罚情形,不给予行政处罚,但要对当事人给予批评教育,加强指导,开展“回头看”,督促其整改。
多地“开绿灯”!一批医疗违规行为“不予处罚”!
其实医疗卫生处罚中,一直有着“轻微不罚、首次不罚、无措不罚”的原则。《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就曾明确,以下3大类情形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
(一)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二)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违法行为的;
(三)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四)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
(五)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六)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期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其他依法不予处罚的情形。
1.医疗机构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或者未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警告
逾期不改: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2.医疗机构未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的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警告
逾期不改: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3.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库房内未张贴“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的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逾期不改: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4.医疗机构未建立消毒管理组织,或未制定消毒管理制度的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造成感染性疾病暴发: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5.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未接受消毒技术培训或未掌握消毒知识的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造成感染性疾病暴发: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6.医疗卫生机构购进第三类消毒产品未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已实际开展进货验收的)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造成感染性疾病暴发: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7.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进行校验的(不超过1个月)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警告,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8.未按规定办理执业地点变更手续、延续执业注册有效期限(护士人数不超过3人)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警告
逾期不改: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和在医疗卫生机构合法执业的护士数量核减其诊疗科目,或者暂停其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
9.允许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执业地点变更手续、延续执业注册有效期的护士从事诊疗活动(护士人数不超过3人)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警告
逾期不改:应当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10.未制定、实施本机构护士在职培训计划的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警告
11.医疗机构紧急借用麻 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后未备案的(不超过3日)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警告
逾期不改: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吊销其印鉴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12.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未按照规定建立并执行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警告
拒不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责令停产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 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13.未按照规定建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工作制度的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警告
情节严重: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14.未按照规定设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委员会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本机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工作的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警告
情节严重: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15.医疗废物贮存设施或者设备不符合环境保护、卫生要求的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逾期不改: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16.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建立医疗器械验收验证制度的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17.医疗机构无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警告
逾期不改: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并造成严重后果: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18.医疗机构违反《医疗机 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关于应急用血采血规定的(仅涉及1人次)初次轻微违规:限期改正、警告
情节严重并造成严重后果:处3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上海市
1月9日,上海市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上海市卫生健康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的通知”。
(一)医疗卫生机构未实施本机构护士在职培训计划,或者未保证护士接受在职培训,初次被发现,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二)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上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损坏,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三)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或者设备上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或者“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损坏,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四)公共场所经营者安排的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所持有的健康合格证明有效期逾期未超过7天,初次被发现,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五)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已制定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但未公布,初次被发现,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比如口腔机构容易违规的事项就包括三类
一是广告宣传易违规事项有:
①无医疗广告许可证发布医疗广告
②夸大宣传,在广告中宣传/承诺疗效
③未经许可利用患者或名人进行广告宣传
④使用违禁词,例如“最高”“最好”等极限词
⑤使用数据未注明数据来源5种情形;
二是医疗器械易违规事项,包括:
①未按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未对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处理
②未注明器械消毒日期、有效期
③使用过期或者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3种情形;
三是医务工作易违规事项,包括:
①超范围执业、无证行医
②未按照规定填写、保存病历
③出借/租医疗执业许可证
④盗刷、骗取医保经费3种情形。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