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变色之王“奥美拉唑”时,大家一定要注意操作!
案例回顾
下午三点,在一次晚班交接的床旁交接环节,接班者发现01床输液架上的奥美拉唑(洛赛克)变为了浅红色,于是向交班者提出疑问。
据交班者交代,患者输液卡上医嘱是100ml生理盐水+奥美拉唑(洛赛克)40mgBID,于是在10分钟前就配好了该药,准备给患者续上,溶剂和药均经过三查八对没有问题,配药过程遵守无菌原则,注射器用的是新开封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溶液变色呢?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配制后变成粉红色了)
护士如是反映:两支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使用专用溶媒溶解后分别加入 100ml 的 0.9% NaCl 注射液中,其中一瓶透明澄清,另外一瓶液体变粉色了!这已不是第一次出现的问题了。
案例分析
在一番讨论无果后,交接班者向护士长汇报了此事。
经过询问,护士长根据工作经验初步判定是在配药的消毒环节,操作者蘸碘伏过量,消毒后有少量碘伏消毒液积存于胶塞表面,由于20ml加药的注射器针头较粗,碘伏消毒液顺针眼渗漏于药瓶内,而碘伏与奥美拉唑会发生化学反应。
笔者搜索了文献后验证了此现象。
奥美拉唑钠属于一种弱碱性药物,性质并不稳定,易受温度、光线和pH值、配好后药液中金属离子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又以pH值影响最为严重。在酸性溶液中很快降解。
配制奥美拉唑时,如果配制好后的溶液pH维持在8-10,则奥美拉唑稳定,不会产生变色、浑浊、沉淀等现象;
pH<8或者>10,则奥美拉唑钠溶液中将伴有白色絮状物及变色等情况出现,且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
此外金属离子也有可能影响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的稳定性。
案例思考
那如何避免此种现象发生呢?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注意如下几点:
1、重视用药安全: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在使用新药或不太熟知的药品时,先应查阅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注意脱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按操作规程消毒:碘一乙醇法,确保乙醇彻底脱碘;碘伏消毒液,确保碘伏彻底待干;建议使用75%乙醇消毒奥美拉唑注射液,乙醇挥发快,既保证待干时间短,又保证奥美拉唑注射液不变色。
3、不断更新和学习用药知识:尽量避免和减少因药物发生的反应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和医疗不良事件。
4、有文章表明:对于新开启的药瓶和输液瓶,在有效期内、包装完好,用手掰开过程中,只要不触及内侧橡皮塞,未污染的前提下,可以不用消毒瓶塞。
如何保证奥美拉唑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1、选择合适的溶剂配制
有文献报道指出:
1)注射用奥美拉唑钠+NS(生理盐水):在整个注射周期(4h)内,稳定性较好,没有出现沉淀、变色、浑浊等情况;
2)注射用奥美拉唑钠+5%葡萄糖:在整个注射周期(4h)内,稳定性可,但过4h后会迅速变色;
3)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果糖:配伍后1h内变色;
4)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4h后变色;
5)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木糖醇:稳定性可。
以上试验提示我们:奥美拉唑配制要选择合适的溶剂,如生理盐水和木糖醇;奥美拉唑现配现用,配置好以后要尽快使用。
2、避免与其他药物配伍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