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医学 > MRI检查技术--盆腔

MRI检查技术--盆腔

2018-06-06 21:40 阅读:14079 来源:新乡医学影像微信号 作者:南*雪 责任编辑:南山雪
[导读] MRI检查技术--盆腔
一) 前列腺与膀胱MRI技术要点及要求

1.线圈: 体部线圈或心脏相控阵线圈。

2.**: 仰卧位, 足先进或头先进。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耻骨联合上缘上2 cm。

3.方位及序列:

(1) 平扫序列: 轴面快速自旋回波 T2WI、 fs-T2WI、 快速自旋回波 T1WI、 DWI序列, 扫描范围覆盖膀胱及前列腺; 斜冠状面快速自旋回波fs-T2WI 序列, 扫描基线与前列腺上、 下长轴平行;矢状面快速自旋回波 T2WI或 fs-T2WI序列。

(2) 增强扫描: 轴面快速梯度回波三维 T1WI(低场设备可行二维扫描), 常规增强扫描至少采集三期(动脉期、静脉期、 延迟期), 每期 15~20 s, 并补充冠状面、 矢状面扫描。在设备性能允许的情况下, 可选动态增强扫描[23-24], 周期时间<10 s/期, 扫描周期>30个, 整个动态扫描时长约5 min。

4. 技术参数: 原则为小 FOV、 高分辨率扫描。二维序列层厚 3.0 mm, 层间隔 0.3~0.5 mm (前列腺二维扫描推荐无间隔扫描), FOV(160~200)mm×(160~200)mm, 矩阵≥256×224。三维容积扫描序列层厚2.0~3.0 mm, 无间隔扫描, FOV(240~300)mm×(240~300)mm, 矩阵≥256×160。动态增强扫描快速梯度回波三维 T1WI序列 TR、 TE均为最短, 激励角 10°~15°。DWI扫描 b值>800 s/mm2。常规三期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或手推钆对比剂, 动态灌注增强扫描需要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对比剂, 剂量为 0.1 mmol/kg, 注射流率为 2~3 ml/s, 并以相同流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5.图像要求:

(1)清晰显示膀胱、 前列腺、 尿道及邻近脏器组织的细微结构;

(2)平扫序列至少包括自旋回波 T2WI(脂肪抑制和非脂肪抑制)和T1WI(非脂肪抑制), 前列腺检查 DWI为必需序列;

(3)在设备性能允许的情况下, 首选动态灌注增强扫描, 或至少三期扫描;

(4)无卷积伪影, 无明显呼吸运动伪影、 磁敏感伪影及并行采集伪影。



(二) 子宫及附件技术要点及要求

1.线圈: 体部线圈或心脏相控阵线圈。

2.**: 仰卧位, 足先进或头先进。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耻骨联合中点上缘上2 cm。

3.方位及序列:

(1) 平扫序列: 矢状面快速自旋回波 T2WI或 fs-T2WI, 扫描层面需平行子宫长轴; 轴面快速自旋回波T2WI、 fs-T2WI, 快速自旋回波T1WI;冠状面快速自旋回波T2WI; 矢状面或轴面DWI。扫描范围包含子宫及两侧附件区域。

(2)增强扫描序列: 矢状面 (子宫病变) 或轴面 (卵巢病变) 快速梯度回波三维T1WI序列 (低场设备可行二维扫描), 常规三期 (动脉期、 静脉期、 延迟期) 增强扫描, 每期15~20 s。在设备性能支持的情况下, 选用动态增强扫描, 周期时间<10 s/期, 扫描周期>30个, 整个动态扫描时长约5 min, 获取组织血流灌注信息行灌注定量分析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25]。

4. 技术参数: 原则为小 FOV、 高分辨率扫描。

二维序列层厚 3.0~5.0 mm, 层间隔 0.3~0.5 mm,FOV(160~200)mm×(160~200)mm, 矩阵≥256×224。三维容积扫描序列层厚 2.0~4.0 mm, 无间隔扫描, FOV(200~400)mm×(200~400)mm, 矩阵≥256×192。动态增强扫描快速梯度回波三维 T1WI

序列 TR、 TE均为最短, 激励角 10°~15°。常规三期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或手推钆对比剂, 动态灌注增强扫描需要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对比剂, 剂量为 0.1 mmol/kg, 注射流率为 2~3 ml/s, 并以相同流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5.图像要求:

(1) 清晰显示子宫、 两侧附件及膀胱、 直肠等邻近组织的细微结构;

(2) 平扫序列至少包括自旋回波 T2WI(脂肪抑制和非脂肪抑制)和T1WI;

(3) 在设备性能允许的情况下, 首选动态灌注增强扫描, 或至少三期扫描;

(4)无卷积伪影, 无明显呼吸运动伪影、 磁敏感伪影及并行采集伪影。



(三) 直肠MRI技术要点及要求

1.线圈: 体部线圈或心脏相控阵线圈。

2.**: 仰卧位, 足先进或头先进。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耻骨联合中点。

3.方位及序列: 大范围盆腔扫描(了解盆腔有无转移病灶及肿大淋巴结) 以及局部高分辨率直肠扫描。

(1)平扫序列: 大范围盆腔扫描: 包括盆腔矢状 面 单 次 激 发 T2WI、盆 腔 轴 面 快 速 自 旋 回 波fs-T2WI、 T1WI及 DWI。小 FOV高分辨率直肠扫描:斜轴面快速自旋回波 T2WI, 扫描基线垂直于病变段直肠长轴, 范围覆盖病变段直肠; 矢状面快速自旋回波 T2WI, 范围覆盖完整直肠两侧; 斜冠状面快速自旋回波 T2WI、 T1WI, 扫描基线在矢状面像上与直肠上、 下长轴平行。小 FOV 高分辨率直肠扫描所有序列不加脂肪抑制。

(2) 增强扫描序列: 先行局部直肠多期增强扫描, 再行大范围盆腔扫描。直肠扫描行常规三期(动脉期、 静脉期、 延迟期)增强扫描, 斜轴面快速梯度回波三维 T1WI, 再补充直肠斜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在设备性能支持的情况下,直肠增强扫描选用动态灌注增强扫描, 周期时间<10 s/期, 扫描周期>30 个, 整个动态扫描时长约5 min, 获取组织血流灌注信息行定量分析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

4.技术参数: 原则为小 FOV、 薄层、 高分辨率扫描。

(1)大范围盆腔扫描: 层厚 5.0~8.0 mm, 层间隔1.0~2.0 mm, FOV(320~380)mm× (320~380)mm,矩阵≥320×224。

(2)小 FOV 高分辨率直肠扫描: 层厚<3.0 mm, 层间隔0~0.3 mm, FOV(180~250)mm×(180~250)mm, 矩阵≥256×224。

(3)三维 T1WI: 层厚 <3.0 mm, 无间隔扫描, FOV(200~350)mm ×(200~350)mm, 矩阵≥288×192。TR、 TE 均为最

短, 激励角 10°~15°。常规三期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或手推钆对比剂, 动态灌注增强扫描需要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对比剂, 剂量为 0.1mmol/kg, 注射流率为 2~3 ml/s, 并以相同流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5.图像要求:

(1)包括盆腔大范围扫描及直肠局部高分辨率扫描图像;

(2)直肠局部平扫 T2WI(非脂肪抑制)序列为必选项;

(3)在设备性能允许的情况下, 首选动态灌注增强扫描, 或至少三期扫描;

(4) 显示盆腔各脏器结构, 清晰显示直肠壁各层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比邻关系;

(5) 无卷积伪影, 无明显呼吸运动伪影、 磁敏感伪影及并行采集伪影。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