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因地制宜”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

“因地制宜”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

2012-06-06 09:22 阅读:2049 来源:健康报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在此亮相的3家医院,有大型综合性医院,也有地域内的中医药强院;有的地处繁华大都市,也有农业大市的三甲医院。或致力于推动灾难医学的发展,或狠抓中药材质量标准化管理,或积极向农村延伸优质医疗资源,各医院虽然改革路径不尽相同,但目的却是一致的承担

    在此亮相的3家医院,有大型综合性医院,也有地域内的中医药强院;有的地处繁华大都市,也有农业大市的三甲医院。或致力于推动灾难医学的发展,或狠抓中药材质量标准化管理,或积极向农村延伸优质医疗资源,各医院虽然改革路径不尽相同,但目的却是一致的——承担社会责任,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院长 刘中民

    打造急救和灾难救援的“东方品牌”


    去年12月初,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在上海市正式成立,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出任该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这个分会的成立,是刘中民多年来的梦想。

    2008年5月18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第6天,刘中民放弃了自己作为奥运火炬手参与火炬传递的机会,作为上海第二批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率队飞抵重灾区汶川县草坡乡。在那次抢险救灾中,草坡乡被称为“最后孤岛”。出发前,刘中民准备了100个手术包、1000份清创药,装了200多个箱子。随行的还有来自上海23家大医院的近30名肾脏科医生。“我们估计地震会造成很多挤压伤,需要大量肾脏专家。但到了现场,几乎找不到几个对症的患者。”

    每每提及陈坚的故事,刘中民都感慨万千。陈坚被大预制板死死压着,在废墟下坚持了80个小时,终于迎来救援人员。但被抬出废墟后仅半个小时,他就趴在担架上,永远离开了人世。事后分析,他的死亡系因被压肢体或组织的缺血再灌注,引起低血容量休克、脓毒血症或其他毒素快速入血等所致。“这虽是个案,却表明灾难救援与常规急救存在的巨大差异。不少医生缺乏灾难救援知识和技能。”

    刘中民说,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北京、上海等大医院的专家甚至不如某些煤矿医院的医生“管用”。后者擅长矿难救援,随身带着行军锅、发电机,到了现场就能安营扎寨,迅速展开救援工作。而大医院的专家习惯了护士分诊、仪器检查,在灾区竟有些不知所措。还有一些医生没有掌握最关键的捡伤分类技术,往往是谁喊疼,谁先被抬上飞机。然而真正的重伤员,尤其是那些肝脾破裂者,却得不到及时转运。

    汶川救援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刘中民意识到,加强灾难医学研究的重要性。2008年,他向中华医学会正式递交了关于建立灾难医学分会的申请。

    其实,东方医院为灾难医学学科发展投注精力和心血,远远不止4年时间。

    早在1999年,东方医院就成立了急诊创伤中心,同时引进了与国际接轨的急救体系和创伤专科医师培养晋升制度。刘中民解释说,该院的急救体系集院前复苏→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于一体,使急诊内、外科医生相互配合,采用多学科、立体交叉专业技术抢救多发伤、复合伤,这实际上是改变了过去急诊创伤“医生轮换、专业会诊、专科收治”,常常延误诊治时机的滞后模式,实现“医生护士围着病人转”,尽量减少危重创伤病人的移动。目前,该院已实现从便捷挂号到快速诊断到全程无缝隙复苏,救治成功率提高至96.7%,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08年,刘中民又在同济大学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急诊与灾难医学系。与传统临床医学教育不同的是,医学生除接受传统临床培训外,还要懂得现代灾难医学救援的科学知识,并进行实地救援演练。

    如果说2010年世博会是上海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那么“急救”就是东方医院递给世博的名片。在全面评估上海医疗救援现状的前提下,2010年年初,上海市卫生局明确以东方医院为基地组建“上海市卫生应急救援队”,为世博保驾护航。东方医院随即以急诊医学部为基础,建立了由31名急救队员组成的卫生应急救援队。刘中民知道,专业的急救队员必须有过硬的救援技能才能在关键时刻不辱使命,他亲自赶赴北京,联系急救培训计划。2010年3月20日,该队赴京接受了由国家地震局和中国国际救援队提供的封闭式军事训练,系统学习了急救、搜救、防毒、破拆、转运伤员等理论与实践课程,队员的灾害救援能力与心理素质得到巨大提升。

    得益于过得硬的综合实力,东方医院被市卫生局指定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定点医院及世博开幕前唯一定点医院。在保证院内各项常规性、基础性医疗卫生服务的前提下,东方医院共成立十二支医疗队,从2009年9月独家进驻世博局进行医疗保障,到2010年11月中旬世博会结束后的拆馆保障,东方医院共承担了世博会开幕式、中国国家馆日、高峰论坛、世博会闭幕式、世博园A片区常规运转的医疗保障任务,保障人员包括普通游客、VIP贵宾及各国元首、世博局工作人员、世博工地建设者、参展者、演职员及志愿者,园区医疗点接诊23054人,居各定点医院之首。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副院长 范玉强

    中医院“得民心”要从中药抓起


    “药品的质量决定着中医药的疗效,对于中医院而言,只有名医名科而没有质量过硬的药品,医院是很难有大的发展的。”西医出身的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范玉强十分重视中药材的质量管理,该院也设立了一系列规范的中药药事管理制度,保障中药材的高品质和好疗效。

    范玉强说,天津是一个中医药传统文化比较浓厚的城市,市民对中医药有较高的使用热情,但是同时也有对中医药疗效退化的担忧。为改变广大患者对中医“依赖不减,信赖不够”的局面,该院曾在天津市中医行业内做过一次持续1年的调研,就药材的购进渠道、价格、处理过程、炮制过程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高品质的药材是“得民心”的第一步。

    西药有多重质量认证,而中药材只是作为农副产品管理,这就要求中医院在购进药材时要进行严格的自我把关。该院在购进药材时有几条“硬杠杠”:严格限制药材的产地和采摘时间,以保证药材的“地道”;药材的湿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必须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规定等。“药材从购进、存储到售出的过程是有伤耗的,为了避免医院损失,我们要求供应商提供5%的合理伤耗。但是,通过购药时的严格把关和过程的严格管理,我们将药材的伤耗降低为零,同时,在药品购进过程中,一旦发现某个供应商任何一个批次的药材不合格,我们在下一个采购环节中就会果断减少其采购额度。”范玉强说,通过这一系列管理规则,大大提高了药品质量,对保证药材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方便患者,2009年,该院成立了中药小包装饮片药房。在小包装药房,每一味中药都是独立包装,按照色标和规格统一管理,并将药名以汉语拼音顺序排放。范玉强说,成立小包装药房,在初期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认可度都不高。但是随着使用率越来越高,小包装药房的优点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首先是增加了中医药方的透明度,一副方子的每一味药都明明白白,患者一目了然。其次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按照君臣佐使配伍开给患者的药方,通过信息化同步传到药房后,就变成了按拼音顺序排列药品名的‘工作药方’,小包装药方与传统药方相比,平均配一副药方要节省10多分钟。”

    范玉强告诉记者,该院开设小包装药房以来,传统饮片的用量并没有出现下降,而且逐年在上升,同时,小包装饮片的用量更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全院小包装饮片的用量已经超过了传统饮片。

    有了质量过硬的药材,还得有精于识药用药的人才。“医院每个月都要针对中医的各项基本功进行培训。”范玉强举例说,“不管是学院派还是师承派的中医,如果只知药名而不识药材是很可怕的,为此,药剂科经常组织全部临床药师进行辨识药材的活动。”此外,在某一味药材的产季,该院还请天津市优秀的老药师带领本院药师,到药材的地道产地亲自识药、采药。在天津市卫生局组织的岗位技术练兵中,参赛的中药师要蒙上双眼靠摸、闻等方式来辨识50种中药材,用时短、准确度高者获胜。在这项练兵比武中,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药师每年都会取得不俗的成绩。

    沧州市中心医院院长 温秀玲

    利用技术优势带动乡镇卫生院发展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是一家拥有在职职工近3000人、开放床位2500多张、年门诊量超过百万人次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作为全市最大的公立医疗机构,该院与全市140余家乡镇卫生院成立了医学技术协会,以多种形式开展卫生支农工作,为提高乡村医疗水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沧州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到该院就诊的患者大多数也是农民。该院院长温秀玲坦言,从小在当地农村长大,对于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她有着深刻体会,“当时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所承担的防病治病功能严重弱化,即使是常见病、多发病,农民也不得不到县里、市里的医院就诊。”温秀玲说,“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决定利用技术优势来带动乡镇卫生院发展,而且要做实、做细、长期坚持,不搞花架子。”

    2003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乡镇卫生院医学技术协会”成立,该院提出了以协会为依托,从技术、管理和人才等多方面帮扶卫生院发展的思路。“通过开展科主任与乡镇卫生院结对帮扶活动,要求全院科主任每人帮扶一家乡镇卫生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每个月的下乡计划,把高水平医疗服务送到农民的家门口。”温秀玲说,该院还选派高年资专家和技术骨干,对乡镇卫生院一些薄弱的专业和科室进行重点扶持,通过看门诊、大查房、讨论疑难病例,现场进行传、帮、带。截至去年,该院已累计派出医疗队伍1200余批次、专家8000余人次,诊疗患者20余万人次,帮助基层手术2300多例,举办各种培训班463期。

    此外,该院还向部分较困难的卫生院捐赠药品和设备,累计价值达几百万元;对于协会成员单位转诊的患者,实行绿色通道服务,免接诊费和挂号费。

    温秀玲说,医疗技术协会的成立和发展,帮助卫生院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要想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中心医院的服务就得做更多的工作。该院以医学技术协会为平台,以该院肿瘤诊疗中心和内分泌科为技术依托,先后建立了“沧州市肿瘤防止协作体系”和“沧州市糖尿病防止协作体系”,组建40个初级筛查站,对6600多名卫生院和卫生室的医生进行癌症知识普及和业务指导。截至目前,共初步筛查近6万人次、复查5000多人次、住院治疗1800多人次。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