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EGMN)——西雅图维吉尼亚梅森医学中心的Michal Hubka博士在西部外科协会年会上报告称,非手术治疗正逐渐成为急性食道穿孔的主要治疗手段。
研究者对1989年6月~2009年3月间81例急性食道穿孔连续病例进行分析,其中33例和48例患者分别接受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是初期修补(34例),非手术治疗包括内镜支架置入术(11例)、引流术(包括纵膈引流)(13例)、全肠外营养(7例)、Dobhoff鼻饲管(5例)、胃造口术(5例)、内镜金属夹或生物胶修补(3例)以及空肠造瘘术(3例)。21%的患者接受复合治疗,大多数患者采取切开始内镜支架置入或引流,或胸腔内镜引流或切除。
分析显示,非手术治疗比例从本研究最初4年的0%上升至最后4年的75% (P <0 .001),住院时间也从26天缩短至20天(P <0 .001),同时并发症也从50%下降至33%。非手术组与手术组相比,患者少见肺炎(4例对 7 例)和心律失常(4例对 11 例),但多见第14天持续漏气(3例对 2例)、支架迁移(3例对 0例)、脓毒症(1例对 0例)和肾衰(1例对 0例)。两组各有1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非手术组和手术组分别有2例和1例患者死亡(6% 对 2%),总体病死率为3.7%。共计55例患者在24h内得到诊治,24例在24 h后得到诊治,前一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6天,明显少于后一组患者的29.4天,但并发症例数(20 例对11例)和死亡例数(1例对2例)相似。患者向三级转诊中心的转诊率1989~1992年为50%,2005~2009年为79%,转诊患者在穿孔后24h内得到治疗的可能性明显较大。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