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最常见的器官损害之一,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SLE的诊断是LN诊断的前提,少数患者以LN为SLE的首发表现。目前LN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疾病活动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1.轻度肾脏损害:尿蛋白轻微(<1g/d)、尿沉渣无活动性变化、血压和肾功能正常、病理表现轻微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或仅给对症治疗,但要注意控制肾外狼疮活动和密切注意肾脏损害的变化。
2.局灶增生性狼疮性肾炎:无临床和严重组织学病变活动者,可对症治疗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一日0.5mg/ kg)和(或)环磷酰胺。如有弥漫性阶段性肾损害、大量蛋白尿、活动性尿沉渣(主要指明显血尿)和血肌酐升高者,治疗同弥漫增生性LN。
3.弥漫增生性和严重局灶增生性狼疮性肾炎:对处于急性期, 病情明显活动的患者, 先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一日1mg/ kg)联合免疫抑制剂诱导治疗(详见本章8.1.2.2),待疾病活动得到控制后转入维持治疗。活动性弥漫性LN伴近期内肾功能显著恶化者,可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一次500~1000mg,一日 1次,静脉滴注,三日为一疗程,必要时2周后可重复一次。冲击后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一日0.8~1mg/kg(一日最大量不宜超过60mg),连续8周,此后逐渐减量,直至一日7.5mg左右维持。常联合应用环磷酰胺, 常规口服一次50mg,一日2次,总量控制在8~10g之内。近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推荐应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代替常规口服:一次1.0g~0.75g/m2 (如Ccr<30ml/分钟,则0.5g/ m2),溶于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一月1次;一般冲击6次;其后改为每2~3个月一次,总疗程共约1.5~2.0年。研究显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患者白细胞减少、严重感染和性腺受损的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常规口服的患者,同一时间内环磷酰胺累积量仅为常规口服组的1/3 ~ 1/2。
4.膜性狼疮性肾炎: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和肾功能稳定者可给予对症治疗,控制肾外活动;肾病综合征者则需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 (一日泼尼松1mg/kg) 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5.膜性LN合并增生性狼疮性肾炎:可用激素联合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免疫抑制剂(如吗替麦考酚酯和他克莫司),但每种药物的剂量可减少至常规剂量的1/2或2/3。
对大剂量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可用环孢素(一日3~5mg/kg),常与中小剂量泼尼松联合应用。近年也有吗替麦考酚酯(一次0.75g,一日2次)或来氟米特(一次20~30mg,一日1次)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有效治疗LN的报道。 硫唑嘌呤(一日100mg)适用于轻中度的LN病人,也可用于维持治疗的病人。
糖尿病患者易形成心血管疾病及非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在不同的研究中,急性肾损伤...[详细]
Eculizumab可用于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通用名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