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在全国各地频现的“血荒”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表示,在外科手术中大力推广患者自体血液回输技术的应用,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血荒”。
据介绍,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在我国应用已超过10年,是一项十分成熟、操作并不复杂的技术,能从根本上杜绝了异体血输入可能产生的过敏反应和某些病原体(如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的传播。北京几家应用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情况较好的医院,在遇到“血荒”时所受到的不利影响明显较小。
刘忠军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将术中自体血回输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报销范围。制定自体血回输技术的合理医疗管理收费标准,以补偿医院的相关投入以及医务人员的劳动付出。制定各级医院应用自体血回输技术的年度指标,同时制定出相应激励和约束政策。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