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医改进入深水区,分级诊疗成共识!

医改进入深水区,分级诊疗成共识!

2016-12-06 18:41 阅读:1069 来源:智慧医疗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挂号难”“看病难”“缴费难”一直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弊病。随着医改步入深水区,“分级诊疗”一词在行业内耳熟能详,作为医疗改革的重头戏,分级诊疗一直受到各界高度关注。
    “挂号难”“看病难”“缴费难”一直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弊病。随着医改步入深水区,“分级诊疗”一词在行业内耳熟能详,作为医疗改革的重头戏,分级诊疗一直受到各界高度关注。

  今年的**工作报告提出,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强调,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保障制度等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

  近日,**中央办公厅、***办公厅转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强调,当前,深化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利益调整更加复杂,体制机制矛盾凸显。

  据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分级诊疗实现之日,就是医改成功之时。”对于新一轮医改的方向和路径,医卫界的专家学者、管理者、从业者历来有各种不同观点,但对于这句话为何却少有异议?

  看病难顽疾亟待***

  在我国,不管大病小病直奔大医院的就医理念根深蒂固!

  据统计,朝阳医院380万人次,儿童医院321万人次,宣武医院290万人次,安贞医院272万人次,同仁医院262万人次……这是2015年北京部分知名三甲医院年门急诊量。

  百万级诊疗量所引致的是,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专家“日诊百余人、累成‘加班狗’”;小医院资源匮乏,服务能力无法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加之,去年年底,号贩子的这把“火”,从两会前一直烧到会议中。如何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解决群众就医问题?分级诊疗成为新医改成功的关键点。

  分级诊疗能担众望?

  分级诊疗的实质是限制患者盲目的流动,以达到患者有序分流的目的。如果大医院的病人数量得到控制,就会释放出多余的医生资源。而医生恰是现有的互联网医疗公司最稀缺的资源。旧的医疗格局被打破,新的格局逐渐形成。

  作为今年医改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分级诊疗政策在试点地区平稳落地及推进,分级诊疗推进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第一,患者流向发生改变,基层诊疗服务数量增加。从全国的整体情况看,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人数占医疗卫生机构总住院人数比例,由2014年的20%上升至2015年的20.5%,为新医改以来的首次增长。

  第二,医疗机构功能定位逐渐明晰,城市医院门诊量增速放缓。通过推进医联体等工作,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逐步形成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第三,分级诊疗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15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同比增长5.1%,人均住院费用同比增长4.1%,均低于2015年全国GDP增长率。

  第四,有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由此可见,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是解决当今看病难问题的一个重要的举措。

  推进分级诊疗成共识

  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国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工作;建成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2009年以来,各统筹地区相继开展分级诊疗探索工作,到目前已有16个省份、173个地市、688个县启动了试点。

  由此看来,分级诊疗执行起来虽不容易,但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无需质疑是医改成功的关键点。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