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看樊院士如何语出惊人批判现代医学?

看樊院士如何语出惊人批判现代医学?

2016-12-06 18:25 阅读:8180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言语犀利,观点独到,看问题入木三分,敢讲真话而没有丝毫隐讳——这就是堪称是中国医学界一股清流的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近日,在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金句频现,对现代医学的评价“三分之一的病不治也好,三分之一的病治也治不好!”更是赢得了现场数百名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言语犀利,观点独到,看问题入木三分,敢讲真话而没有丝毫隐讳——这就是堪称是中国医学界一股清流的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近日,在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金句频现,对现代医学的评价“三分之一的病不治也好,三分之一的病治也治不好!”更是赢得了现场数百名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现将樊院士的精彩观点摘编如下,句句戳心!

  1、医学研究与治病无关,医生离病人越来越远,这样下去能行吗?

  我们发了大量的科学论文,最后与治病无关,这样的医学研究,这样的医学教育不改行吗?

  我们用解剖刀把整体变成了器官,用显微镜把器官变成了细胞,又把器官变成了分子,然后在分子之间不能自拔,有医生告诉我“我是个搞分子的”,但是你搞了个分子和人没关系。这样下去能行吗?

  我们不能永远在微观世界孤芳自赏,我们写了大量的科学论文,最后与治病无关。10年前统计了一个人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的101篇论文,到现在发现就1篇有用,剩下100篇都没有用。

  医学与人文体无完肤,基础与临床隔河相望,医生离病人越来越远。这样的医学研究,这样的医学教育不改行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医学实现了科学化,但丢掉了人文关怀;医学实现了现代化,但丢掉了先进性;医学实现了智能化,但同时丢掉了真实性。你说医学还是医学,你说医生还是医生吗?

  2、生活要有规律,12点还加班,那是谋财害命啊!

  什么事情都有规律,人是一个整体,离不开天。天冷了加几件衣服,天热了脱几件衣服,若反其道而行之,吃再好的药都没有用。

  不仅人是这样,植物也是这样。无论是西安的杨柳,还是北京的杨柳,都是3月发芽,这个规律不会改。

  人的24小时,12个时辰都是变化的。我当住院医师时,12点吃完夜班饭,还要值班、加班,那是要我们早死啊。

  肿瘤为什么有的治得好,有的治得不好?因为肿瘤细胞每天开合几次,正常细胞也是每天开合几次,但是不同步的。违背作息时间,那不是谋财害命吗?

  人是社会的一员,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相互设防,你说你会过得好吗?难怪《黄帝内经》用30%写医学,剩下都在写其他的。

  3、人的疾病,三分之一不治也好,三分之一治了就好,三分之一治也治不好

  在这里我要纠正一个医生和病人的错误,医生说:有病就要治;病人说:病都是治好的。这是错滴!

  人的疾病,三分之一不治也好,三分之一治了就好,三分之一治也治不好。比如最常见的感冒,感冒是我们治好的吗?许多感冒不治也好。可是那么多罕见病,到现在依然是没药可治的。

  有种能力叫自愈力。但现在人体的自愈力大幅下降,一个小小的伤口都要化脓啊,都要用抗生素啊。人总是要死的,有的是老死的,有的是病入膏肓,但是我们还要治。老百姓一辈子存了那么点钱,都在最后半年被花光了。

  将来,一切和人体有关的知识都应该纳入医学,所以未来必然是“整合医学”.

  4、现在的医生分科越来越细,走向了极端!

  医学分科越来越细,现在走向了极端,那么我们有问题了。

  我们过去给病人会诊,都是说人家得了什么病,现在全国医院会诊都是说人家得的不是什么病。我们给一个病人会诊,病人躺在这。这科医生说,这病和我们无关,那科医生说,这病也和我们无关……

  我跟病人说你起来吧,医生都说你没病,你躺着干啥呢?现在病人病了,到医院找不到合适的医生。现在什么是最好的医生?ICU医生是最好的,因为他什么都会,第二好的就是刚毕业的医学生,他刚学完什么都会!

  所以我们要还器官给病人,还症状为疾病,从检验回到临床,从药师回到医师,要身心并重,要医护并重,要中西医并重,要防止并重。这样才叫医生,这样才叫医学。

  5、能处理例外和意外的医生是好医生!

  科学是必然性,但医学常有偶然性。科学是强调百分之百和百分之零的结果,而医学是不一样的,从百分之零到百分之百任何的可能性都存在。所以我们总是出现例外和意外。所以什么是好医生?就是能处理例外和意外的医生是好医生!

  我们用科学共识形成指南,但不能以偏概全。有的医生用指南给你看病,这怎么行呢?

  指南是什么,指南是老医生总结的,只能覆盖80%,还有20%覆盖不到。现在中国的指南,一部分是中国人的材料,还有很多是从外国借鉴的,洋人吃羊肉、喝洋酒,能和我们一样吗?现在指南都到8版了,我说7版就可以了,他说7版有错,6版有错,5版有错,1版全是错,那你拿这个看病能行吗?指南只能供我们参考!

  医学不止是科学,还有比科学更重要的东西。我们只能以科学的理论帮助医学,但不能束缚医学,我们用科学方法研究医学,但不能用之误解医学,我们用数据助诊疾病,但不能用这取代医生。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近年来四处演讲、发文,很少介绍其具体的科研成果,而是做**状要给医学指点迷津,为医学指引发展方向。樊院士的观点不一定都是真理,但我们的现代医学发展确实是进入了歧途,希望有更多不同的声音来理性争鸣,为医学发展找到正确的方向。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