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艾滋病人进行有创操作时应如何保护自己?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的机会和频率比一般人群高,在日常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职业暴露风险和压力。而最近华西医生拒为 HIV 阳性病人手术与天津艾滋病病人平等就医案宣判的消息一出,一线医护人员应如何自我防护再次引起业内的担忧和广泛讨论。
普遍性防护原则
出于对隐私的保护,美国不对术前病人进行强制性 HIV 检查。为保障 HIV/AIDS 患者的权利,1973 年的康复发(the Rehabilitation Act)第 504 条也规定禁止接受联邦资助的医疗服务机构歧视 HIV/AIDS 患者。因此美国医院对所有病人统一按照感染级别来处理,处理原则依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general precaution),内容如下:
(1)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
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
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段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盒)中,统一处理。
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
勿将锐利废弃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2)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
为保证消毒效果,器具必须用热水和清洁剂洗赶紧后再消毒。所有符合消毒规范的消毒程序都足以杀灭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常用灭菌方法足以使艾滋病病毒灭活。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煮沸和化学灭菌。
(3)认真洗手
医务人员的手要常常带有病原微生物,这也是造成病原体在病人中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医务人员手上沾着的体液,可以很容易地用肥皂和水清除赶紧。
(4)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
根据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量的多少,决定采用适当防护设施。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
(5)安全处置废弃物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手套。
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
没有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可按一般性废弃物处理。
此外,为减少**损伤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疾病,美国于 1999 年通过《**安全预防法》,有效降低**损伤发生率。研究表明, 约 83% 带针管的针具可以预防刺伤。
来自美国骨科医师协会的建议
美国骨科医师协会 (AAOS) 专门小组曾就有关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发表防护的建议。这些建议的严格程度超过了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美国医院联合会的要求。当然我国更鲜少做到,但任何避免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措施和方法我们都觉得有必要推广和学习。以下是具体建议。
1、不要过度追求手术速度,那样做往往会导致对术者造成损伤,手术人员受伤危险性大的操作应由最有经验的外科医师负责完成。
2、在手术过程中应穿戴可防止与患者血液接触的手术装束,包括过膝且防水的外科鞋套、防水手术服或洗手衣,并且要佩戴完整的头罩。
3、术中应一直戴着双层手套。
4、口罩潮湿或溅湿后应及时更换。
5、应用护眼装置 (护目镜或护脸罩) ,保护术者头部暴露的皮肤及和膜。
6、如若可能,应尽量使用器械打结, 缝合和使用锐利器械时,应尽量采用“非接触”式操作。
7、不要用手带着缝针打结。
8、术中不要将锐利的器械或针用手直接传递,要将它们放置于过渡盘内传递。
9、当传递锐利器械时要出声提醒。
10、不要两人同时缝合一个伤口。
11、当用手指探查骨折碎片或有钢丝及其他锐利器械的伤口时,要格外小心。
12、不要把手贴附在骨刀刃、钻头或锯面上。
13、如在冲洗大的伤口或使用动力器械等操作时,血液溅出不可避免,则应穿戴宇航服式手术衣。
14、术中要常规检查手术人员的手术服、口罩及鞋套是否被污染,如有必要,应及时更换。
其中从 1 到 5 讲的是手术前的预防措施,6 到 14 讲的是手术中的预防措施,总之这些在骨科手术中很少有人做到,但我们有必要为降低医务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而努力。
(原标题: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 看看美国怎么做)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