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好医生”怎么被流程管理成了“坏医生”

“好医生”怎么被流程管理成了“坏医生”

2015-03-06 10:16 阅读:1243 来源:健康界 作者:老* 责任编辑:老者
[导读] 急诊夜鹰现身说法服务流程怎么将一个好医生变成“坏医生”。

    “好医生”怎么被流程管理成了“坏医生”?

    近几年,医患关系讨论成为社会热点。患方抱怨看病难、看病贵、医生黑心,而医方吐槽工作累、风险大、收入低、医闹凶猛。

    患者来医院本为求医治病,恢复健康;医生行医本为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然而,现实中的医患双方似乎忘记了见面的初衷是为了对付疾病,却异化为相互对立相互诋毁甚至引发剧烈冲突。

    作为医生,经常看到在你付出专业水准为病人服务却被解读为过度医疗甚至黑心医生时,内心很悲哀。

    作为旁观者,看到很多的医疗程序无视患者感受,不人性也不科学,却从不改变,甚至成为医患冲突的***,更是令人痛心。

    去年,一位熟人带其母亲来看病,我帮忙预约了一个妇科肿瘤专家的号。作为华南有名的大型综合医院,这家医院的医疗水准毋庸置疑。

    夜鹰刚好休息,就陪同她们一起来到医院,进入妇科门诊楼层,大概上午8点半,此教授仍没有到达诊室,候诊走廊已挤满了人。

    人们议论纷纷,怎么医生还没到,这么不准时。作为医生,我知道教授很可能是在病房进行交班及早会,很少会8点准时开诊的。但是我很纳闷为何没有门诊护士过来解释这件事,或者在走廊屏幕上进行提示并引导,任由大家的情绪变得越来越急躁。

    直到9点15分,教授才到达,众人情绪稍定。然而突然连续几个穿导诊服或者护士服的工作人员直接进入诊室,引起候诊区一片哗然。有位中年女士直接上前质问,为何自己是排第一个,却看不上病。有位导诊护士说,进去的患者是特需诊疗患者,挂号贵、检查费用加倍、看病优先。

    我听得目瞪口呆,候诊人群也是愤怒不已,一位老伯相貌堂堂,蛮有范的感觉,陪同老伴来看病,气的脸都紫了,直接进入诊室质问医生……(此处省略200字)。

    一阵骚乱之后,终于开始叫号了。

    排第一位那位女士诊病出来,就一脸的不满,跟其候诊病人说,“等了半天,医生就问了几句,病历还是学生写的,上次说给我开的肝功能检查的验单,却开错了。今天又要检查肝功能……”(此处对该教授的***省略300字)。

    作为一个医生,我深深为这位教授觉得悲哀,无论你多么医术精湛,救人无数,医德高尚,在这样的一个早上,在这些候诊人群心目中,你就是一个“坏医生”.

    在我看来,这位教授本身何其无辜。很多病人是初次就诊,慕名而来,甚至医患彼此从未谋面,然而在未见面的这一个多小时内,这位教授就被这些患者们打上了“坏医生”的标签,后面的诊疗过程可想而知。

    医患关系,可能取决于他们之间如何相遇。医院管理者给医生和患者提供的这种相遇方式真是糟糕透顶。

    在约定的时间准时出诊,这是起码的准则。例如,出早诊的教授不参加病房交接班和早会;或直接说明晚出诊原因,并作提前告知;或者常规定在早上9点出诊。

    当医生违约迟到,门诊护士有安抚候诊患者的责任。适当的安抚或者提供一些护理服务,如病历汇总收集,基础生命体征测量等,而不是任由一扇冷冰冰的紧闭的房门来激怒患者。

    最糟糕的就是特需诊疗的插队。特需诊疗,本受诸多诟病,毁誉参半。夜鹰认为,即使是开设特需诊疗,应该在另一块***区域,另一个专门时段,专门安排教授出诊,而不是这样将特诊患者粗暴的安插在普通就诊人群中,这太无视其他患者的感受了。

    在这样的“坏医生”产生过程中,医院管理方应该负主要责任。再有名的教授专家,也顶不住每天这样被糟蹋。这种严重低下的、不作为的医院管理,直接将医生和患者送上了“角斗场”,任由他们相互搏杀。

    在愈演愈烈的医患冲突中,我们质问医疗体制,我们反思医生沟通能力,我们问责媒体妖魔化解读,我们严惩医闹……,然而,也许最有效的措施是我们的医院管理者应该重新正视医疗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个愉快的见面场所。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