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生儿复苏指南》内容简介
一、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
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二、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
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三、在卫生行政领导干预下将复苏指南及常规
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师)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复苏领导小组。
四、在**DE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
4个步骤:(1)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2)正压通气和氧饱和度监测;(3)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4)药物和/或扩容。
《2011年新生儿复苏指南》内容预览
三、复苏的步骤
(一)快速评估:
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4项指标:1.足月吗?2.羊水清吗?3.有哭声或呼吸吗?4.肌张力好吗?如以上4项中有1项为“否”,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
(二)初步复苏
1.保暖:将新生儿放在辐射保暖台上或因地制宜采取保温措施,如用预热的毯子裹住新生儿以减少热量散失等。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对体重<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VLBW)儿可将其头部以下躯体和四肢放在清洁的塑料袋内,或盖以塑料薄膜置于辐射保暖台上,摆好**后继续初步复苏的其他步骤。另外,要注意保暖温度不能过高,以防引发呼吸抑制。
2.**:置新生儿头轻度仰伸位(鼻吸气位)。
3.吸引:在肩娩出前助产者用手将新生儿的口咽、鼻中的分泌物挤出。娩出后,用吸球或吸管(12F或14F)先口咽后鼻清理分泌物。过度用力吸引可能导致喉痉挛和迷走神经性的心动过缓并使自主呼吸出现延迟。应限制吸管的深度和吸引时间(10s),吸引器的负压不超过100mmHg(13.3kPa)。羊水胎粪污染时的处理:当羊水有胎粪污染时,无论胎粪是稠或稀,初生儿一娩出先评估新生儿有无活力:新生儿有活力时,继续初步复苏;如无活力,采用胎粪吸引管进行气管内吸引(图2)。
4.擦干:快速擦干全身,拿掉湿毛巾。
5.**:用手拍打或手指轻弹新生儿的足底或摩擦背部2次以诱发自主呼吸,如这些努力无效表明新生儿处于继发性呼吸暂停,需要正压通气。
点击下载***《2011年新生儿复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