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西方国家中第三大与癌症相关的致死疾病。
日前,来自多伦多玛嘉烈医院癌症中心的科学家在《自然-医学》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可通过消除在干细胞中驱动自我更新的基因来治疗结肠癌。而这些基因正是导致结肠癌、形成治疗抗性和病情反复的根源。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朝临床应用癌症干细胞生物学以控制癌细胞生长,推进持久治疗方法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
在临床前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在小鼠体内**了人类结肠癌,以确定特定靶向干细胞是否具有临床相关性。他们首先发现BMI-1基因是结肠癌干细胞的关键调节器及自我更新、增殖和细胞存活周期的驱动器。接下来,他们利用现有的小分子抑制剂成功阻断了BMI-1,从而证明了这种方法的临床相关性。
研究人员表示,抑制自我更新调节器是控制肿瘤生长的有效途径,为将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临床相关性作为靶向治疗的生物学过程提供了强有力证据。研究人员说,阻断BMI-1通路,干细胞就无法自我更新,从而对肿瘤生长造成长期的、不可逆的损伤。换言之,癌症被永久关停。
这项研究为结肠癌的靶向治疗描绘了一个可行的方法,因为大约65%的结肠癌患者都有BMI-1生物标志,其临床应用前景令人兴奋。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