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广中医药 陈汉华 内容预览:
(点击下图可对专家课件进行全文预览)
《急性肾小球肾炎-广中医药 陈汉华》内容简介: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
急性起病,以水肿、高血压、尿的改变(少尿、血尿、蛋白尿)为特点。
(三大主症)其中大多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狭义:链球菌感染引起
广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流行病情况
发病率居泌尿系统疾病的第一位,占住院病人2~5%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流行病情况
起病较急
多发年龄:3~12岁,尤以学龄儿童更多发,2岁以下少见
男女发病率为1.5~2.5:1
急性肾炎的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西医病因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链球菌哪个部位作为抗原?
(细胞壁上的M蛋白;内链球菌素;肾炎菌株协同蛋白
急性肾炎的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西医发病机制
间歇期:
呼吸道感染:1~3周,冬春季多发;
皮肤感染:2~3周、夏秋季多发
为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炎症病变。
循环免疫复合物学说
原位免疫复合物学说
急性肾小球肾炎
发病机制
溶血性链球菌A族致肾炎菌株(Ag)
形成CIC或IC
肾小球局部免疫炎症反应
GBM完整性受损
毛细血管内增生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理
PASM-HE染色 ×400 正常
PASM染色 ×100 ECPGN
古代医家的认识
《灵枢·肿胀篇》:“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
金元以前统称“小儿水肿”
《金匮要略》“风水”:“面目肿大,有热,名日风水”.----面肿日风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
首分为“阳水”与“阴水”:“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
《证治汇补.内因门》:“阳水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风寒暑气。先肿上体,肩背手面,手之三阳经。”
现代中医观点
属于“小儿水肿之阳水”或“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