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园看到一姓江的同行的自述,感触非常深。
事发在江医生值班的一个夜晚。
凌晨一点多,接诊的病人是一名因腹痛就诊的中年男人,据他自述进食过冷饮后出现腹绞痛和腹泻的情况,而疼痛的位置主要是脐周,阵痛,没有发热的情况。
在患者的病历本上,医生看到了属于其它两家医院的章,落款时间是在前半夜,这也就意味着中年男子一晚跑了三家医院。男子解释因为前两家医院人太多,等不起,还让医生不用管前面的记录,把病历往后翻了几页,让医生重新写。
看着皮肤黝黑(患者解释是因为长期运动晒黑的)、跑了三家医院的患者,医生总感觉怪怪的,但说不出是哪里有问题。
医生按照正常流程给患者做了相关检查,患者上腹部有手术瘢痕,压痛很明显,肝脾未及,腹肌软。初步判断是急性肠炎,但也无法排除是其它问题,建议患者做个检查,被拒。患者只想随便吃点药,让肚子不痛不拉就行。
这时120专线响铃响起,要出任务了。医生迅速写病历,再次确认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后,开始打印处方:一针654-2 肌注,一瓶蒙脱石和几片黄连素。
患者想了一会,告诉江医生,以前有医生说他患有蚕豆病(G6PD 缺乏症
)。
闻言,江医生翻了一下他带来的病历,没有看到有蚕豆病的记录,就将处方给了患者。
(患者当时的病历)
原本这次接诊就这么结束了,可一个多月后,江医生接到了来自医患办的电话。
医患办的师兄告诉江医生他被投诉了,因为患者有蚕豆病(G6PD 缺乏症,而江医生开了黄连素片。用药后,患者发生了溶血性黄疸,差点没了命,在当地的肝病医院传染病科住了十几天。
江医生瞬间懵了,蚕豆病的本质是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一种表现类型,这种病人可能会因食蚕豆或特定的药诱发溶血,严重时会出现黄疸、甚至危及生命。
这类患者是不能服用黄连素片的,因为一点服用,就有可能会导致患者溶血。这是大学药理学的内容,作为一个有了好几年工作经验的老司机,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关于江医生违规用药的投诉,医院和他都只能认。
没想到,一直提醒师弟师妹工作后,一定要留意职业生涯的第五年这个关口的自己,会在这个关口栽了。
提交了说明材料后,江医生一直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处理结果。可两个多星期过去了,患者始终没有联系医生。
江医生暗自猜测,患者占理,却拖了这么久,不怕他辞职跑路吗?但更担心的是怕患者病情恶化,如果真是这样,别说职业生涯,就连以后的人生都要搭上去了。
焦急等待的江医生最终还是坐不住了,忍不住打听,得到结果是患者被驳回了,因为他后续提交的住院病例,显示的是病毒性肝炎,而非溶血性黄疸。也就是说,患者从未发生过溶血。
原本一个板上钉钉的医疗差错,就这么剧情反转了。原本已经做好认栽准备,上门认罪的江医生懵了,他表示有种后背发凉的感觉:远的不说,患者自出院的那一刻一定知道他并未溶血,可还是在投诉的说明材料中声称自己溶血,有生命危险!
病毒性肝炎也就代表患者去医院的时候就已经是肝炎的症状了。江医生表示:当时的他居然没有看出患者发生了黄染,也并未问出相关症状,真的是大意失荆州了。
看到江医生的经历,小编感到很唏嘘。
在文章最后“爱爱医”提醒各位同行: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该做的检查一定要做,因为谁都不知道若是听了患者的意见不做检查,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会不会埋下一个足以将自己毁灭的雷。
此外,在给患者用药时也一定要小心,不能忽视药品的禁忌症。就拿江医生这件事来说,如果不是患者严重到需要住院,有其它医院的住院证明,光凭他和医生的对话中“有蚕豆病”再加上黄连素片,都够江医生喝上一壶。
来 源 | 爱爱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备注来源,违者必究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