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口腔科医学进展 > 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合理治疗

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合理治疗

2012-07-05 13:36 阅读:2822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慢性根尖周炎指牙齿根尖部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病变的总称。大多数由牙髓坏疽而来,一部分因急性根周炎未经彻底治疗而转成。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一旦清除根管内的

    慢性根尖周炎指牙齿根尖部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病变的总称。大多数由牙髓坏疽而来,一部分因急性根周炎未经彻底治疗而转成。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一旦清除根管内的病原刺激物,根尖周组织所受到的损害又是可以修复的。

    慢性根尖周炎治疗疗程较长,部分人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而放弃治疗,导致一些可行使功能的牙齿被拔除,影响了咀嚼。对如何保存牙齿的功能并相对减少复诊次数,笔者在十余年的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先将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合理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根尖骨质破坏≤1~5mm牙齿松动度≤Ⅱ度无窦道形成的慢性根尖周炎

    治疗:常规除净腐质和死髓,反复扩大根管,交替使用氯亚明和过氧化氢液,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根管,隔湿,吸干,用甲醛甲酚+碘仿棉捻根管内消毒,氧化锌封1~2周,叩痛(-)后去除甲醛甲酚棉捻,用复合抗菌糊剂充填根管,尽量使糊剂超出根尖孔而位于根尖区阴影内,根管粗大的患牙再用牙胶尖作侧壁加压,注意牙胶尖不可超填。

    2  根尖骨质破坏≤1~5mm牙齿松动度≤Ⅱ度伴有窦道形成的慢性根尖周

    治疗:开髓、清理髓室及可通根管内坏死物,常规根管预备,3%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后,干燥,置甲醛甲酚+碘仿棉捻开放。同时,患部消毒防湿用2ml加压注射器吸取1ml碘酚溶液,将眼科5号泪道冲洗针头,顺窦道插至深部缓缓注入药液后退出,待碘酚自窦道口溢出即取出针头将多余药液迅速拭净(急性发作期禁用)。4~5天后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干燥后根管置甲醛甲酚+碘仿棉捻氧化锌封闭。1周后窦道消失,即可行根管充填。如窦道未消失,重复1次即可。

    3  根尖骨质破坏≥5mm伴有或不伴有窦道形成的具有咀嚼功能的恒牙

    治疗:常规消毒、局麻;在窦道处开窗(无窦道可在患牙根尖部切开牙龈约0.5cm左右,用圆钻钻开骨组织直达病区),直径≤0.5cm; 在该窗口处用刮匙搔刮,将窦道内及根尖周各部位的病变组织刮净,盐水冲洗病变区,然后再搔刮至有新鲜血为止;植入羟基磷灰石,确认伤口无撕裂,植入材料充实,缝合1针,牙周塞治剂敷伤口处。待局部痊愈后,做根管治疗。

    另外,在具体操作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去除患牙全部髓顶,使暂封物固位良好,尽量少破坏牙体组织。
    (2)根管的预备:一定要有准确的工作长度;冲洗时要有足够的深度,冲洗的速度不要过快,力量不要过大;根管锉要逐号使用,根管壁光滑无台阶。
    (3)根管充填:根充糊剂应只涂于根管壁,主牙胶尖尖端蘸上糊剂插到工作长度,如根尖片显示:主尖短或超出2mm应重新充填。

    只有通过合理选择治疗方法,规范操作,才能减少诊疗次数,提高治愈率。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