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压力大、收入低,儿科医生缺口20万!

压力大、收入低,儿科医生缺口20万!

2015-08-05 16:14 阅读:1690 来源:医学界网站 责任编辑:李思民
[导读] 因卫计委医考办变相降低儿科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数带来的屈辱还没释怀,又一例令人愤怒的打骂儿科医生事件发生了。

    因卫计委医考办变相降低儿科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数带来的屈辱还没释怀,又一例令人愤怒的打骂儿科医生事件发生了。

    据媒体报道,8月2日下午,上海市儿童医院急诊医生遭遇医暴——一对男女家长在没带小孩挂号的情况下,进入急诊诊室要求医生看两张化验单。医生在未正式接诊的情况下,告诉有炎症,需要吊水。但家长并不满意,要求逐个解释化验单上三十几项指标。医生再次表示综合判断的结果是炎症建议吊水后,家长情绪激动,指手划脚,并追打医生。医生在被打2小时后,开始剧烈呕吐,头痛头晕,后在医院留观。

    实际上,对医疗稍有了解的人士都知道,儿科绝对属于中国高危科室,业内即有“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吵吵闹闹小儿科”的说法。上海市某区卫生局做过统计,在2007-2009年期间发生的涉及一级学科的196例医疗**案例中,儿科有20例,占比10.20%,位列第四(前三名为外科、内科、妇产科);另山东省某县级医院2003-2012年10年间,共发生医疗**事件86例,其中儿科8例,仅次外科(12例)、妇产科(8例),位列第三。

    如果以“儿科医生被打”在网上搜索,会发现满屏惨状——

    “一个高热惊厥患儿已经好转了,家属还在借事发疯,可怜的儿科医生护士,莫名被打了!”

    “儿科医生都要被打绝种了,我特别希望有人举牌‘请尊重每一个儿科医生’。”

    “今之医疗环境,加上独生子女个个贵金金的,儿科医生被打是常事。”

    而包括那些打骂儿科医护的家长在内,国人似乎并没意识到国内儿科医生正面临严峻现状——儿科医师数量严重缺乏,至少缺20万。据《中国卫生年鉴》统计,在2012年全国分科执业医师构成中,儿科执业医师仅占医师执业类别的4.3%,每千位儿童中只有0.4位儿科医生,远低于同期每千人口2.06名医师的全国平均水平。而在美国,平均每千名儿童拥有1.46位儿科医师。

    以广州为例,仅有2370多名儿科医生,而按其现有人口比例,应达5000名,缺2000多名儿科医生。该市一三甲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们科室医生最小的48岁,我今年52岁,现在仍要继续值夜班。”并称广州许多三甲医院50岁以上的儿科医生都值夜班,而在三甲医院其他科室如妇科、内科,这个年纪的医生已不用值夜班。

    悲哀的是,因为工作苦、压力大、收入少等一系列原因,儿科医师流失现象也很严重。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数据显示,平均每年每家医院有两名儿科医师离开岗位。

    以南京市第一医院为例,在大内科、大外科等科室规模扩张的同时,儿科却在萎缩。十年前该院儿科有80多张小儿病床、五六十位儿科医生,新生儿病房、感染科病房、普通病房等一应俱全,而今只剩下40张床位的普通病房和25位儿科医生,已连续3年没招到一位儿科医生。

    那些动辄举手打医生护士的家长们,或许可以想象一下:若干年后(照这个势头,应该很快就会来临),你千万般宠爱的孩子生病了,然而当你抱着他冲进医院后,却发现没有儿科医生的画面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