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看病难”问题,就是要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让医院按等级“归位”.
“**工作报告写‘分级诊疗’,这提法很有指导性意义。”昨日,市人大代表、顺德一院主任医师龙兆麟指出,这些年民间都在说“看病难”,很大原因是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造成资源浪费。
政协委员、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黄文柱更明确指出,国家层面现在把医院分为一、二、三共三个等级以及社区医院,对每个级别医院的定位都有不同。但佛山医院的实际情况是,“虽然分级但分级诊疗还没做到。”
医院重经济效益
科室设置随心所欲
黄文柱认为,市**并没有真正按照三级定位引导和调控。这也导致目前很多医院设置科室不执行国家分级指引,而重点考虑的是经济效益。
“例如类似市一的三级医院,应该去做重症、疑难症,搞科研、教学、培训。”黄文柱说,但现在这些医院还在设立体检中心、康复、皮肤科等轻症科室。“这些完全可以引导二级医院去完成,难道不是浪费资源吗?”
黄文柱表示,要解决“看病难”问题,就是要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让医院按等级“归位”.医院不该做的事儿不做,病人该回基层看就回基层看,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市政协委员、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锋坦言,佛山的分级诊疗确实没做好。陈锋说,在分级诊疗上佛山已开始做引导性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医保来实现,以加大基层医院医保报销额度,来改变老百姓的就诊习惯。
他坦言,佛山不可能以行政手段强制分级诊疗,“基层医院水平还不足,所以我们接下来也是要提升基层社区的医疗水平、提高医生的待遇。”市政协副主席谭家驹对此表示赞同:必须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一起调节,否则只会是一个伪命题。
呼吁发展医生多点执业
针对基层“看病难”的问题,市人大代表卢明程在分组讨论中直言,**下阶段尤其应该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投入。据卢明程介绍,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确能为居民带来更多方便,但目前情况是,架子搭起来了,后续的人力与机制还没跟上。
他进一步举例,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不仅人员上要求需要配备足够的专业执业医师,同时卫生站的建筑面积应该不少于150平方米。然而,目前各指标达标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仅占全市三分之一左右,很多服务站都是勉强“上马”
南海代表团代表梁金媚认为,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却每天只看20至30人,这完全是资源的浪费,“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基层医疗机构不获市民信任。”她建议,**应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加快发展医生多点执业,加大名医下沉到基层的力度,既方便群众,也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