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15年市属公立医院运行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在全市公立医院和全市医院门急诊量负增长的情况下,11家市属公立医院门急诊量仍增长了5%,市民集中到大医院就诊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对此,市医管中心将推进全市公立医院一体化运营,试点建立医疗联合体等一体化联网运营模式实现分级诊疗和资源共享,缓解大医院就诊的压力。
记者从会上获悉,在过去一年里,市医管中心直属管理的11家市属公立医院整体接诊能力得到提升,其公益性也得到很好保障。市医管中心的统计显示,2014年市属公立医院实际开放病床数8805张,卫生工作人员16324人,分别同比增长6.1%、4.7%.门急诊1613.9万人次、住院37.1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了5.0%、12.0%.而且市属医院病床使用率达到100.5%,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医生人均日担负诊疗人次为13.8人次,约为全国医师人均日担负诊疗量的2倍。
看病费用低于北上广
2014年,市属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约93.2亿元,与上年的82.8亿元相比增长了12.5%.根据统计,去年市属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为294.5元,比2013年的281.7元增加了4.5%, 住院费用为11267.2元,比2013年的11063.6元增长了1.8%.门诊次均费用和住院费均远低于北京(2013年为393.3元、18495.9元)、上海(2013年为265.9元、13,498.2元)、广州(2013年为236.0元、14,570.0元)等一线城市公立医院的费用水平。
小病进社康大病进医院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医疗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实现分级诊疗,市医管中心今年将推进全市公立医院一体化运营,试点建立医疗联合体。深圳医管中心资源部部长严吉祥说,未来希望建立由市属医院牵头,区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参与的医联体模式,来实现小病进社康,大病进医院,以减轻综合性医院的负担。市卫计委医改处负责人透露,今年将***深圳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明确市区两级医疗机构以及社康中心各自的功能定位。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