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3D打印助颈椎手术精准“开门”

3D打印助颈椎手术精准“开门”

2014-11-05 11:44 阅读:1501 来源:医学论坛网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本报讯(记者廖志林通讯员杨运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刘浩教授团队采用3D打印技术,日前成功为一名多阶段颈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的患者实施颈椎椎板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据查,这是国内外脊柱外科领域首次应用3D打印技术,完成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

    本报讯(记者廖志林通讯员杨运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刘浩教授团队采用3D打印技术,日前成功为一名多阶段颈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的患者实施颈椎椎板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据查,这是国内外脊柱外科领域首次应用3D打印技术,完成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目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
 




    刘浩介绍,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颈椎椎管狭窄症,颈后路椎板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有效解除脊髓神经压迫,术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操作步骤,就是使用磨钻等器械在颈椎椎板的两侧切两个纵行的槽,其中一侧椎板全层切断,另一侧部分切断,然后掀开椎板,以达到使狭窄的椎管扩大的目的。开槽位置的选择直接影响椎管扩大的程度及减压效果。过去,手术医生都是凭经验确定开槽位置,但由于每位患者解剖结构的个体差异,精准确定该手术中椎板开槽的位置,一直是困扰脊柱外科医生的难题。

    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刘浩团队尝试利用3D打印技术在单开门手术中确定椎板开槽的位置,以解决上述难题。手术前,他们首先利用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采集颈椎管狭窄患者手术阶段颈椎的相关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编辑转化为三维模型。再根据该三维模型在计算机中设计出与椎板完全贴合的导板,通过局部解剖数据计算出最佳的“开门”位置,并在导板上打孔进行定位标记,最后将导板的三维模型导入3D打印机制作出导板实物。近日,刘浩团队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的导板成功应用于这名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并取得了最佳的“开门”效果。

    据悉,这次临床实践是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机械制造学院的密切合作下,经过数月的潜心研究和精心准备共同实现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