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低蛋白质饮食或有助于延寿

低蛋白质饮食或有助于延寿

2014-04-05 20:51 阅读:1740 来源:生物360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你是否已经步入中年行列?又是否对芝士汉堡有着特别的偏爱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不得不对此抱有深深的担忧了因为近日的一项研究告诉我们:相比喜欢蛋白质含量较少食物的同龄人,你死于癌症的风险可能要大得多。 高蛋白致癌 Morgan Levine 在南加利福

    你是否已经步入中年行列?又是否对芝士汉堡有着特别的偏爱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不得不对此抱有深深的担忧了——因为近日的一项研究告诉我们:相比喜欢蛋白质含量较少食物的同龄人,你死于癌症的风险可能要大得多。

    高蛋白致癌

    Morgan Levine 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SC)从事研究工作。她和同事对美国超过 6300 名 50 岁以上人群的膳食结构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比较死亡记录,结果发现,调查中年龄在50——65岁、每天依靠蛋白质摄取 20% 以上卡路里的人,与只从蛋白质中摄取 10% 卡路里的同龄人相比,死亡率更高。

    鉴于研究结果与美国人的饮食习惯紧密相关,报告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业内人士和普通公众的广泛讨论。

    具体的数字也许更慑人。

    在 50——65 岁的群体中,摄入食物富含动物蛋白质——包括肉类、牛奶和奶酪的中年人,在调查后的 18 年内,死亡几率比低蛋白质饮食者增加了 75%,其中死于癌症的可能性更是低蛋白质饮食者的 4 倍。

    这让很多人大惊失色。

    因为这样的风险居然与吸烟所造成的死亡风险旗鼓相当——吸烟者死于癌症的可能性恰好也是不吸烟者的4倍。

    “在很多情况下,流行的食物都是高蛋白而低糖的。它们可能会减轻你的体重,但对于延年益寿毫无益处。”研究者之一、USC 生物学教授 Valter Longo 说。

    “当然,我们无法确定其原因。但至于为什么会发生的问题,基于此前和本次研究,我们有了很好的想法。” Longo 说。

    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给出了蛋白质的消耗与癌症之间的联系。他们观察了注射皮肤癌细胞的小鼠,发现小鼠饮食中含有的大量蛋白质,通过增加一种生长激素的水平,促进了肿瘤的发展和壮大。而这种生长激素就是**( IGF-1 )。

    研究人员同时测量了2000人的 IGF-1 水平,并在其中进行随机选择,发现 IGF-1 每增加 10 毫微克/毫升,高蛋白饮食者死于癌症的几率比低蛋白饮食者就高出9%.

    “当你吃了太多的蛋白质,这些生长因子就会增加,它们会使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从而助长癌细胞的发展。” Longo 说。

    不可一概而论

    但是,对一个年龄群的人来说有害的因素,对其他年龄群体来说却不见得是坏事。

    在研究中,针对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研究人员发现即便摄入较高的蛋白质,这一群体死于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几率并没有随之增大。

    “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受益于低蛋白质饮食,老年人似乎从适量的蛋白质摄取中获利。” Longo 说,通过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能够帮助老年人维持健康的体重,并对抗脆弱。

    曾有研究证明,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摄取更多蛋白质会更长寿。因此,老年学家一贯支持蛋白质对老年人十分重要,这一观点如今看起来不无道理。

    为了给人们摄入蛋白质提供科学的指导,研究人员对蛋白质的摄入量进行了定义。

    “高蛋白饮食”是指每天从蛋白质中获得至少20%的卡路里;“适当的蛋白饮食”是每天从蛋白质中获取 10——19% 的卡路里;“低蛋白质饮食”则是指从蛋白质中获取低于10%的卡路里。这就意味着低动物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的地中海饮食更加有利于长寿。

    根据建议,中年人应按照每千克体重摄入 0.8 克左右蛋白质的计算方式来获取每天所需蛋白质。比如,一个 130 磅(≈59 千克)的人,每天应摄入 45——50 克蛋白质为宜——当然,植物蛋白质是首选。

    之所以对植物蛋白质如此青睐,是因为在研究中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现象。当研究者将目光放在主要摄入植物蛋白质(如豆类)的参与者时,高蛋白质摄入与癌症风险之间的联系似乎就不复存在了。

    “这可能是因为植物蛋白质的成分不同,并不会像肉类蛋白质一样对生长激素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Longo 说。

    结果或被夸大

    然而对于这一研究结果,并不是所有专家都持支持态度。

    牛津大学英国癌症研究院的流行病学家Tim Key认为,关于膳食结构的调查研究因为规模太小,所以并不能得出完全可靠的结论。

    Catherine Collins 是英国圣乔治医学院的营养师。虽然她并不怀疑小鼠实验的结果,但认为作者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人类身上,还是有太大的跳跃性。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结论是基于人们自己汇报在24小时进食的单一调查。

    “作为营养师,这很让我担心。”她说,“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有很多错误,这其实隐含着人们的饮食在 18 年来都没有发生改变。”

    Longo 对 Collins 的质疑进行反驳。他认为参与者对于自己 24 小时内摄入食物的汇报是具有代表性的,且“大多数人并不常会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

    但 Collins 依旧认为“我们不需要去做任何特别的事情,(就此项研究而言)我们也不用担心什么。”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