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儿科大夫和护士们,真是太不容易了。”6月26日,是刚刚确立的我国第一个医师节,在北京儿童医院警务处的警官们眼里,只要医生护士们不再挨骂挨打,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节日礼物了。
买到假号把气撒在医生身上
北京儿童医院警务工作站牛毅(化名),“驻扎”在这里已经多年了,说起医护人员被打的频率,他说:“至少一天一起,有时候要好几起,被撕扯,拉拽,甚至动拳脚,至于挨骂受辱,那更是不希奇。”
说起挨打受骂的原因,牛警官说无外乎几种情况:
医患最容易起争执的,就是源于号贩子倒假号。牛警官说,前几天在门诊,有一个家长非要医生先给他的孩子看病,医生一看,说这位家长买的是号贩子的假号,需重新挂号。家长一听,又急又气,就把气撒到医生身上,揪住了医生的脖领子:“我孩子要有个好歹,跟你没完!”
一巴掌把医生扇成耳膜穿孔
现在家里都是一个孩子,家长们都很宝贝,生了病,到这人山人海的医院里来,都着急上火,牛警官说,其实很理解家长的心情,但更是心疼医生的处境。
“这不上个月,他爱人就被心急的家长给扇了一巴掌”,牛警官指了指警务处的另一位警察。
吕兴(化名)警官的爱人就是儿童医院的一位医生。上个月,一位儿童出现不适,家长立即去找当天值班的吕警官的妻子。但她当时正忙着给另外一位孩子治疗,让这位家长等等。家长不答应,大声呵斥她立刻去检查,越说火气越大,最后竟然“啪”的一声,一记耳光重重打在吕警官爱人的右脸上,打成耳膜穿孔。
家长天天来门诊盯着医生
北京儿童医院称得上是全国最权威的儿科医院,有些京外医院没治好的病人,家长带着气和恨找到这里“说理”,很容易一言不合将气全撒到这里。
一位河北患儿家长,因为当地医院误诊,导致孩子不幸去世。家长找到北京儿童医院,非要这里出具证明是医疗事故。医生没法答应,这位家长就每天到诊室堵门,两眼盯住医生的一举一动,致该科门诊两个月不能正常工作。
门诊分诊台也是一个出气筒
分诊台也时常是家长的一个出气筒。候诊区患儿又哭又闹,被挤得水泄不通,人多气味难闻。每个医生半天就要看六七十个号。
有一天在分诊台,一个抱着哭闹孩子的家长扑过来厉声问护士为什么把你们亲戚加在前边了。护士说根本没有的事儿,结果那位家长没等她话音落地,朝她的脸上手就抓,紧接着又朝另一边脸抓过去……
“其实我也是患者”,牛警官越说越激动,“但是我实在看不了医务人员受辱,他们太辛苦了,几个小时不喝水,也不能上厕所,我们问问自己,谁能做得到?”
■记者手记
此篇稿件,来源于一位护士家人的讲述,本来记者是想让医护人员自己讲讲被打的经历,但是他们都不愿细讲,一位护士长连连对记者说:“我也是家长,我能理解家长求医的心情。”医患之间不是敌人,应该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医护人员理应受到尊重。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就医环境并不理想,个别的医务人员也确实有怠慢病人的现象,医疗事故也有发生,但这不应该是医生被打的理由。即便出现医疗**可以采取向院方投诉、事故鉴定、甚至**等办法解决。一时冲动,不仅无助于问题解决,还必须为自己行为付出法律代价。